Mobile Button

【218期】農園教我的事

作者:口述 陳朝江◎本會董事、環保組義工整理撰稿 郭秀麗◎本刊編輯委員

10多年來,我一直堅守基金會當初因關心環保而試行的有機農園耕作,因為著實不易,很多義工早就投降放棄,最後只剩不到5位。但是在親近土地種蔬植瓜的過程中,卻有十分深刻的學習和體會,我稱之為動態的「大地讀書會」,大自然教我很多豐富的知識,還有滋養我的心靈,可以算是另類的「靈修」。
蟲害與雜草是種菜的兩大難題。慣行農作採用大量農藥殺蟲滅草,最後往往傷到的是農民自己和食用者。所以在無法克服的情況下,對蟲害我當成風雨天災一樣的接受,可以收多少就多少,夠吃就好,體會自給自足的喜悅和快樂,而且我與市場販售的菜比較過,我種的菜雖然蟲咬難看,但是口感較佳,自然鮮甜。
每當播下了一粒種子,插下了一蕃薯藤苗,看著它們慢慢的抽芽生長或長根蔓爬,我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奧秘,心中也充滿著濃濃的感恩。每種菜有它自己生長的速度,不要用太多的外力去影響它,就像飼養牲畜亦然。為了營利,人類都一直在做違反自然的事,而也不斷自食惡果。基金會這次採用自然農法,到處取經學習,希望教育鄉親關心自己和家人的體內環保,同時也聘請專家指導廚餘場和有機堆肥的製作,讓來自大自然的落葉、菜葉、果皮等重新回歸大地,再繼續滋養我們健康的食物。
我想,基金會自然農場與一般農場最大的不同在於充滿著可貴的義工精神與教化的目標,希望大家關心所食之物,關心自己的健康,也一起關心環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