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活動花絮

【354期】心手相連.樂活創作展 活動花絮 (上)

作者:侯智桓◎本會編輯委員

新港身處在高齡化持續襲來的潮流中,關心銀髮族開不開心,健不健康,始終是基金會的核心命題之一。從新港大專青年聯誼會2007-2014年持續七年的暑期下鄉青年行動計畫,2017-2020年展開的青銀合創,基金會和每個社區團體,用35年來擅長的藝術介入,不斷擾動每一位老人家心中的藝術本能。我們卻也時常反問自己,藝術介入能夠為社區改變什麼?又帶來什麼?或許,這次的展覽指向了我們心中思索已久的答案:基金會數十年來的陪伴與付出,養成一顆又一顆的年輕種子,他們攜帶足夠的養分,走到每一個社區落地生根,如今已經長成大樹,足以守護每一位老人家心中的藝術田園,也才有今天我們在文化館看到豐富的藝術林象萬千,更讓我們心中充滿感動與感謝。

林政信◎扶緣新港素園/協助志工
開幕當天政鴻董事長陪同翁縣長等貴賓,蒞臨展區,參觀駐留到要趕行程才離開,應對解說之間於直播時,助益不少,次日基金會臉書貼文看見縣長造訪導覽區照片時,讓我倍感榮耀,最覺欣慰的是有長輩親人,在外地觀看直播後次日特地再來現場參觀並傳來相片。

朱雅楓◎扶緣秘書
樂活創作展讓阿公阿嬤用自己的作品述說社區精彩、青春回憶和兒時樂趣!看到自己的創作掛在牆面展示,長輩害羞又開心,生命中又多了一段愉快的經驗!謝謝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用心策展。

黃舒詩◎扶緣秘書
非常高興,能參與這一次的展覽活動,海瀛樂活站的長輩,大多都80-90歲了。在近年疫情肆虐下,還能有一個展覽活動,讓長輩的作品被看見,真的很謝謝文教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海瀛長輩也在老師帶領下,努力完成參加展覽的作品。我想「海瀛生命樹」與「芭樂回憶」不僅是一件作品,也是充滿回憶的寶藏。

張君萍◎全安藥局醫事C站-診所站社工
當本次14個社區作品都佈置好時,忽然發現原來每一區的「出頭」(台語)這麼多,可見平日在健康站裡陪伴長輩過程中,夥伴們可都是絞盡腦汁、用盡方法要讓長輩們天天都開心。
安和的環保毽子、板頭的酒瓶夜燈、大潭共樂的手形龍舟、大潭拼貼守護神、菜公毛線彩魚、西庄捕夢網以及我們的微笑蜻蜓伴媽祖等,都以環保素材再創作,並保有老古錐日常生活裡的元素,真是讓人驚艷萬分。這些作品的指導老師們,多數與新港有著相關緣份,女兒、兒子、女婿、媳婦等,原來最溫暖的照護網在新港,一人一點力,社區照顧很給力。

黃鈺洛◎南港大崙站照服員
縣長在開幕時說:「我體會到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能夠把時間忘記。」畫圖本身就是個很好的活動,能讓你忘記時間,讓我非常的有感觸, 腦海裡浮現著長輩們在創作時認真陶醉的模樣,創作時真的是很容易忘記時間,每每己經到了吃飯時間了,很多長輩都還捨不得放下畫筆,埋頭認真到忘我的境界,而在展場裡我看著充滿著豐富的色彩,各式各樣的作品,有自畫像、黏土手作、手工藝品等;每看一次,都讓我內心驚艷不己,完全不敢相信這些作品都是出自於一群80-90的阿公阿嬤們的創作,在早期台灣人是以勞動為主的社會型態,長輩們其實識字率都非常的低,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有些長輩甚至是來到站裡才開始學著寫自己的名字,很開心南港大崙站長輩們的作品也有機會讓大家欣賞,大家可是很認真也很重視此次的展覽哦!

何丞偉◎全安藥局醫事C站-西庄站守護人
西庄捕夢網:「西」邊村落在新鄉、「庄」頭規劃落臨港、「捕」捉鄰里好樣貌、「夢」想凝聚眾人心、「網」絡建構護家園。
感謝全安藥局團隊協助,配合西庄社區發展協會,透過「傾聽」、「觀察」在地的需求、聲音,找出地區特色,實現在地文化、在地守護。長照站導引長輩們透過各項活動、製作手工藝品等充實老年生活的內涵,本次透過作品展線上直播,更讓遠在他鄉的親友團可以感受長輩們參與活動的喜悅,安撫了無數家庭掛念的心情。社區老化所帶來的影響與問題,靠著大家互動、關心,慢慢凝聚眾人的共識,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支持社區照顧,因為有愛,所以甘願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