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芸 /本刊編輯委員
電話約訪中,我感覺洪明昌大哥是一位十分熱情、隨和的人。第一次拜訪在美編組素雲老師的陪同之下,前往千竹屋。這棟竹造綠建築,遠看如巨大竹造雙合寮的外觀是洪大哥運用古老工法綁定搭建而成,最稀奇的在於建築本身不需要地基,符合人體需求,適合農場的運用。除了通風涼爽,建材穩固能延續20至30年,很幸運在訪談時聽見隨風吹奏特殊鳴響的自然音樂。在訪談的過程,上了一堂與眾不同的生態學,完全顛覆我對農業、生態、醫學的想像。
健康是追求的終極目標
洪大哥從食療、醫學、農業的角度,用預防的觀念,徹底實行於生活中。他認為現代社會興起的文明疾病,大多是病從口入,所以我們要吃得健康,才不會生病。如果大多數的耕作者用農藥阻斷了生態循環、用激素刺激了植物生長、用化肥代替了生物肥料,在變相的成長中,人吃了以後無法產生微量元素,而生病身體無法代謝,往往威脅到大家的健康,也提高了罹癌的風險。他強調﹕「健康才是每個人追求的終極目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因此透過有組織,有意義的規畫,用自然農法營造一個適合物種生存的環境,並且要保持物種的多樣性,在環環相扣的影響之下,我們吃到最具有能量的食物,吃一顆有微量元素的食物,它的營養可以抵過吃八顆。如果一切從根本解決,及早做好全方位的規劃,提高個人的健康水平,去面對生、老、病、死、殘,我們不用為了病和錢而煩惱。他還從世界各地的資料去探討而發現長壽村的人們,能夠長壽的最大關鍵是﹕他們生活的環境都是在水路交會的地方,這帶給洪大哥更大的信心去實踐自己的理念。
落實理念,具體成效
他認為預防醫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模式,並不是要改變原本的農業模式,而農業的發展是要建立在生態上,因此秉持沒有商業的目的,也不一定要得到認證,只想傳給有緣人。甭錢生態教學農場的主人——許春德先生,在社區大學教授生態有機學,因為和洪大哥志同道合、理念一致而彼此交流、分享養殖心得。還有台北新莊的周老師,由於認同洪大哥預防醫學的理念,和嚴姓朋友共同經營,在新港頂菜園附近,開闢了七分多地的生態園區種植沉香樹苗。這裡是除了中國大陸海南生態園區,以及千竹屋旁一甲地的園區外,全台灣第二塊實驗生態園。
實驗生態園,生機盎然
千竹屋旁的實驗生態園,占地約一甲,從2015年開始打造,實驗生態園區內,溝渠依序整齊排列,矩形的水岸上種了桑葚、木瓜、諾麗果、柿子、美人蕉、葡萄、芒果……,也佈滿了馬纓丹、咸豐草、馬利筋,以提供樺斑蝶食物,而滿佈綠藻的生態池裡,養了色澤優美又健康美味的吳郭魚,水池中央設置葡萄的棚架,是另類的種植方式。因為建構在水道上,一年四季都不需要澆水,洪大哥堅持不灑農藥,不除草,肥料是由腐蝕的蔬果堆積而起,讓萬物自然生長與發展,曾有蘇姓水電工提及,凡靠近生態園方圓一公里內的農田,儲水都是充足的。
在炎炎夏日,花開繁鬧,園區蝴蝶翩然飛舞、蜂蝶競妍,艷紅如火的花朵是樺斑蝶的最愛,生態園區的諾麗果,保質較久,不易腐爛,園區的蔬果別有風味。我用掌心去感受土地的濕度,土壤是冰涼的,也感受到這裡的土地是友善的。
大愛為農業,延續善循環
洪大哥親手打造出一座自給自足的快樂農場,就連汶萊的王子也慕名而來,千竹屋常有異想不到的外國訪客蒞臨。他是一位理想家,可以拋下一天一萬元的彩繪師薪資,投入預防醫學,協助社區營造,落實社會價值。
付出的人擁有價值,登高見博的洪大哥,仁愛為懷,助人為樂,秉持著大愛無私的精神為農業、大自然付出,落實社會責任,讓善的循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