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藝文導覽

【383期】閃閃新港—— 新港文教基金會37年的家鄉守護

作者:本會整理

藉著台灣社區營造30年里程碑之際,新港文教基金會特別邀請台灣設計師連線團隊,透過設計的方法策畫「閃閃新港」(Sparkling Hsin Kang)特展,將帶領民眾回顧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37 年來的繽紛旅程。

展覽分為「回望新港:一起走過的精彩旅程」、「展望新港:更好的新港,我+1 !」兩大主題,展現新港文教基金會的五大核心工作梳理、三大守護新港精神,這次展示設計特別融入互動體驗設計,期望能藉由展示互動,建構出大家「理想新港」的未來想像與藍圖,讓新港繼續閃閃發亮。

本次展覽將跟隨新港守護者的步伐,透過影像回顧與互動遊戲,展現守護者們與新港人、社區、土地之間的深厚連結。在「希望下一代不變壞」的理念下,我們可以隨著守護者們,透過藝文閱讀、環境教育、社區關懷、國際交流等行動,喚起守護這片土地的熱情與責任,共同思索如何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持續守護這片珍貴的土地與未來,用歡笑及感動讓新港繼續閃閃發光,邁向下個社造30年。

基金會37年來,受到許多在地與旅外鄉親的幫忙與共同守護,發揮「結乎行」的義工精神,才能共同面對新港種種的社區問題,透過一群人的行動,真正為了我們的生活、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共同打拼,才能實現理想新港的夢想。藉由回望新港的歷程梳理發現,「藝‧ 新港」在說故事32年來共服務了1,301 場次;維泰號行動圖書館27年來,新港鄉內各學校、社區服務了2,511場次;國際交流共有12個國家、25個團體來新港展演等,讓藝術及閱讀,唾手可得;「食‧ 新港」在友善土地的環保教育推廣上,1/2自然農場的環保堆肥14年來,共生產了153,333公斤的有機肥、環境與食農教育推廣課程705場次;社區環境清潔日24年來,共1,192場次等,培養敬天、愛人、惜土地的永續精神。

「護新港」在社區關懷與相信工程12年來共服務7 個據點、學生1,471人次、54 場圓夢計畫等,一起看見孩子的小改變,成就社區的大力量。

在「展望新港: 更好的新港, 我+1 !」展示設計中,募集百位新港地方仕紳與國小學童共同書寫「理想新港」,新港鄉鄉長葉孟龍期許:「新港鄉公所未來跟基金會有更多的合作,為新港建立老中青都宜居的新港,透過彼此軟硬體的建設,讓更多人認識新港。」;旅外企業家耕興股份有限公司黃文亮董事長:「無空氣汙染、更多『出外人』返鄉關心新港的人事物。」;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錦煌:「一起努力讓新港更好、少放一點鞭炮、老人得到好的照顧、孩子得到好的教育,有舞台可和全世界交朋友。」等,所有的新港守護者,對於家鄉不論是環境、文化、教育、觀光、生活等都有著滿滿的理想目標,帶著新港持續地努力向前。

然而,在新港學童所期許的理想新港中,月眉國小學生益平:「我希望新港能變成健康農業美食之鄉。」;文昌國小學生婧安:「希望新港可設立電子圖書館,希望讓小學生可以參與本土藝文活動、傳承文化。」;復興國小秉:「我希望未來的新港是個街上到處都有彩色圖案,沒有黑暗角落的鄉鎮。」;新港國小妍臻:「希望新港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藝術品,也可以照顧更多心靈有需要照顧的人、幫助更多人。」;安和國小筠芷:「多一些親子活動、多一些親子遊戲場。」;古民國小子晴:「很多沒有密碼的網路」等,看見新港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多元想像,也期許未來一起朝向更美好的理想新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