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來,我心中懸掛著三項社區難題,一直理不出較好的頭緒:首先是社區如何過「疫後新生活」?以面對新冠肺炎後另波新興傳染病的挑戰;另兩項是台灣在快速老化衝擊下,如何推動以「健康社區」為主體的社會處方箋?來彌補老後共病增多時醫療照護之不足;以及極端氣候已經來臨,社區將如何因應?正在困惑時,收到屏東科技大學陳美惠教授寄來:「里山根經濟/ 社區林業的知與行20年」一書,讀完後,眼睛為之一亮,我所困惑的社區問題似乎有解決方向。
這本書是美惠老師以20年以上時間,長期蹲點專注於社區林業的輔導推動,經另位作者潘美玲,花三、四年時間到各社區採訪紀錄的成果。一開始,美惠老師為了熟悉社造業務,甚至從鳳凰谷鳥園請調文建會學習,然後進入林務局,將社區營造與生物多樣性結合推出社區林業計畫,2004年離開公部門進入學術界,仍不忘初心,教學及研究之餘,繼續於屏科大成立社區林業中心,成為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PSI) 的南區基地,正式邁進「社區林業2.0」的時代;美惠老師一路走來,率領團隊長期蹲點高屏地區,並在林務局大力推動下,獲得全國超過千個基層社區響應,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為核心價值,「森林永續」為最終目標,終於累積了下列三大項成果:1、林下經濟:林下養蜂、段木香菇、林下金線蓮及農地山林友善養雞。2、具有生物多樣保育功能的生態旅遊規劃;第一個原住民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及台灣笫一個社區參與經營的自然保護區。3、在多個社區深耕里山倡議。
美惠老師20幾年來,一步一腳印,以專家學者的身分,走出學術象牙塔,走入社區,陪伴社區面對問題也解決問題,跨專業領域也跨機關,終於從社區林業走進里山倡議,同時說服社區居民從反對到接受,到導覽解說兼義務生態環境守護員,豐富生態旅遊的內容,建立生態旅遊的倫理規範,更改變林務局這種威權時代留下高高在上管理百姓的深衙門,願意坐下來和部落、和社區共同解決森林保育的種種問題,最後,為台灣生態保育創造了三贏的局面,讀來深受感動。
與其說我想推薦本書,不如說推薦美惠老師這個人,及她領導的團隊多年和社區合作努力的成果;參與社區的人都了解,推動社區工作不是靠一張嘴巴,不能只有美麗動人的言詞,必須身體力行,以行動、以熱情、以成果感動人,然後,再感動一波又一波的人,一起行動才能有所成,美惠老師就是這樣的人。
例如2006年,她接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要在將原本堅決反對被納入國家公園管制區,不時揪眾坐遊覽車到處抗議的屏東社頂部落,規劃成大家當時都沒聽過的「生態旅遊」據點,並將居民訓練成生態導覽解說員,我們可以想像遭遇的困難會有多大!面對的反彈會有多高!那時美惠老師剛坐完月子,每週需一到二次從屏東開車來回四小時往返社頂部落和居民開會、討論、協調、制定旅遊行程、訓練及輔導,隔天還要準時回學校上課教學,連續三年,就是這種拼勁才能感動社頂鄉親一起打拚,終於將社頂部落規劃成本土生態旅遊的典範;期間,美惠老師還碰到林務局對毛柿母林區是否納入生態旅遊行程有意見,幸賴美惠老師的耐心、智慧,居間協調溝通,才得以解決。
「生態旅遊」是我在行政院協助災後重建時,一方面思考如何吸引遊客再回重建區(中部地區地震前本有多處著名景點)帶來人潮及消費以加速重建,建議政府5000元公費補助非重建區公務人員到重建區消費;但是,又考慮大地震後,接連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土石流四處流竄,大地千瘡百孔恐怕承擔不了傳統掠奪式旅遊對環境的破壞,而2002 年恰好是國際生態旅遊年,所以,我在行政院「政觀推小組」正式提出生態旅遊的構想,得到各部會及旅遊業者支持,成立全國生態旅遊協會,但是問題來了,當時面對如何推動?如何結合生態保育規劃遊程?如何結合社區營造發掘地方特色、景點及旅遊內容,以吸引遊客願意再來(所謂提高回客率)?如何監測、管理、以永續經營且避免環境傷害?等等,在當年我們都不知道,現看到美惠老師在書中清楚列出生態旅遊四階段的社區營造歷程,從資源調查、組織培力、活用與創造的遊程規劃、到永續經營,美惠老師實現了我當年的夢想,怎不令人感動而急欲和大家分享!
美惠老師還具備成功社區工作者的柔軟身段,不自以為是,且不斷向基層社區學習的態度;這在當時於屏科大帶領學生建立養蜂基地,一開始四處向養蜂達人取經,嘗試錯誤中不斷改進,然後,從養蜂門外漢到開班授課,可以看出來;因此,她的輔導工作往往可以協助社區發現平時習以為常的珍貴賣點;另外,美惠老師還具有打抱不平的個性;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全台之後,屏東阿禮部落下部落出現地層下滑現象,全體族人被緊急安置到長治鄉百合永久屋基地,聯外道路崩斷,故鄉宛如死城,堅持不撤離祖傳部落的魯凱族包泰德、古秀慧夫婦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唯有美惠老師站起來陪伴他們,並向林務爭取災後的生態環境監測計畫,才能渡過難關,後來在美惠老師團隊協助下,成功劃設「霧台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是那股「婆婆媽媽」傻勁堅持的結果。
最後,我要推薦這本書的最重要理由:到現在每年文旦收成還要回家幫忙的美惠老師,是知而行,真正愛台灣的知識分子,她的森林保育及經營管理的專業知識不是用來發paper,追求學術地位,而是帶領團隊及講師培力基層社區,然後結合林下經濟及生態旅遊活用里山資本,創造社區經濟,以達到生態保育的永續發展。
本書內容是美玲作者親自到現場採訪的溫馨故事、拍攝的美麗圖片及社區林業中心與各社區提供的影像記錄,更進一步將美惠老師多年工作成果濃縮成圖表,附上參考資料,可以看圖說故事一目了然且抓到重點,連外行人讀來也輕鬆愉快,可說是社區林業、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的最佳入門書;推薦給所有關心台灣環境永續發展,願意為故鄉打拼的好友們,謹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