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358期】偶!來說故事工作坊:偶的愛與想像力無所不在

作者:秘書處整理

用物件說故事;用音樂說話;用光影演出。8月20日、21日兩天,我們邀請台灣資深物件操偶幻師薛美華老師來到新港,帶領社區中一群熱愛說故事的親子活動講師,一同學習體驗偶戲的奇幻旅程。從介紹偶的種類到體驗光影中穿梭的皮影戲等等,美華老師親自示範演繹,並引導學員們逐一演練物件劇場演出。
12篇真實的生命故事,透過物件劇場演出,讓參與課程的成員們都經驗到驚奇、科幻、歡笑與帶著淚的感動。

葉俐吟◎參與學員
參與了這兩天薛美華老師的工作坊後,徹底顛覆了我對「偶」的想像!
老師除了帶來不同的偶(手偶、棒偶、懸絲偶、皮影等),並實際帶操作練習外,我得到最大的收穫,不外乎是對自己的手、影子,以及身邊的物件所產生的情感。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可以讓自己的手有動作表情、會跳會笑;也可以讓影子產生故事,協助我們在幾個小時內編排出一個具有聲光影音的光影戲;更為我們開啟一條敏感的思維和視覺,讓我們看見自己周遭的物件,也許隱身於自然物、一張照片、或是一些生活用品裡,其實都充斥著說故事的素材,透過擺設、或是一些敘述及聲音,物件彷若有生命,我們投注的情感,也讓物件更具有意義,才發現,原來是我們忽略了,老師只是幫我們喚醒罷了!
工作坊帶給我最大的收獲莫過於回家跟女兒說故事時,素材變得更多元,不再只是照著故事中的文字唸,而是一片尿布、一個奶嘴、一隻玩偶都成了有個性的素材,我看身邊物件的眼光,也溫柔了起來!

林月美◎安琪兒幼兒園老師
偶在每個人的童年是一個很重要的玩伴,不管是手偶或是紙偶或是布袋戲偶都是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伙伴。在工作坊中,除了讓我回憶到偶的美好外,還歸納了偶的類型,更透過實際的畫、剪及製作的過程,讓學員們可以輕鬆體驗演出者的心路歷程,及觀眾的視覺享受,尤其是老師帶給大家的觀念,隨時隨地都可以用偶來說故事,而這個偶是只要你有巧思,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讓大家享受歡笑及歡樂的時光。
課後我也將老師帶領的「毛毛蟲變蝴蝶」活動帶給班上的孩子,簡單易學的動作,讓孩子們歡笑聲不斷,真的很棒!謝謝舉辦這麼好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