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港十四個社區的阿公阿嬤,齊聚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用社區、故事、居民與作品,透過對話與分享,交織成屬於新港長輩的樂活創作。
這般的往返交錯,是屬於地方文化館這座場域最無可取代,也最動人的地方。在這裡,無數的新港鄉親與子弟,手把手、心連心,創作、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作品。在年復一年不斷地創作與對話下,形成了新港在地的藝術文化共同體。也因為有這個有機體的不斷運作,以及長輩和鄉親的參與,成為新港在地藝術文化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
盧湘芸◎福龍長期照顧服務發展協會社工
每一個長輩的作品,雖稱不上驚奇,但平凡的畫中總帶有平凡的美。看著長輩每一張畫作,在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幫忙下展出,雖然沒有華麗的構圖及配色,但卻有一種屬於長輩生活之美,從一開始不敢下筆,到靜下來一筆一筆完成,每一張畫有每一位長輩的故事,每位長輩的成長歷程,用最平凡線條,最原始的顏色,呈現樸實之美。這次展覽,心中最大的感想就是更加珍惜身邊的平凡之美,那怕只是一朵小花 ,一棵樹都是藝術,甚至是社區的長輩與作品,都是屬於生命歷程平凡的美。
施秀敏◎菜公社區發展協會照服員
平日都在活動中心陪長輩,難得有機會到各個社區參觀學習。幸好基金會提供了這個交流平台,將新港地區14個社區團體串在一起,開幕時經過各個社區帶領人的解說,我們看到長輩的作品中蘊含的意義與精神,禁不住豎起大拇指對大家說聲讚!
邱玉雯◎月眉長青活力站社工督導
這次作品琳瑯滿目,在長輩的巧手發揮下,有童玩、陶藝、圖畫、自畫、撕畫拼接、稻草創作等,一一展現長輩的技藝長才,看見這麼多有趣美妙的展品,讓我們深信,創作是不分年齡的,心中有巧思,手中就有藝術。
劉秋滿◎大潭共樂社區服務據點護理師
很開心受邀參加這次基金會展覽,基金會很用心邀請藝術家把每一個據點的特色都凸顯出來,我們社區的長輩開幕當天也有到場參加,才知道原來新港有這樣的一個地方文化館,除了自己的創作以外,社區長輩也很開心搭「遊藝專車」前往新港文化館參觀展覽,也同時觀賞到其他社區的特色創作。
陳素卿◎北崙社區長照站/北崙村長
承蒙基金會邀請參與本次展出,倍感榮幸,青蛙王子與花菜公主的愛情故事,是長輩討論後想要的作品,由謝麗香老師帶領從畫圖開始到大型擬人偶,都是長輩精心的作品,能推上展示台更令他們雀躍不已,更希望透過此次展示讓參觀者看到作品就會想到北崙社區,讓在新港最北邊的一個小村落能發光發熱。
陳冠汝◎大潭社區發展協會社工
首先感謝新港文教基金會舉辦樂活創作展讓我們社區長輩能參與。因為大潭社區的信仰中心是岳飛廟,長輩對於文化的傳承節慶很重視,因此以台灣好神的構想,結合撕貼元素,來完成每一尊神像。這次透過樂活創作展,讓各個社區、民眾了解到社區長輩的想法、創意、能力是無限的,許多長輩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這些,但從拿鋤頭到藝術創作,發現經過學習,我們可以長輩也會很不一樣,能夠更有活力、更多笑容,也同時欣賞到各社區的特色以及創作作品的故事。
何信慧◎安和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秘書
「這些作品是要參加文教基金會心手相連.樂活創作展的喔!」當據點的長輩們聽到這消息後,各個興奮無比,摩拳擦掌認真的完成童玩作品!
因為我們據點裡,有一個製作童玩的達人長輩——郭春生大哥,無意間做出的手搖鈴,在來據點看過的每一個人,都嘖嘖稱奇、稱讚不已,所以我們這次就童玩+ 環保+ 復古+ 創新等,利用回收的鐵罐和木棍,加上長輩們的巧手加工,製作的每一個搖鈴作品都能發出獨有的聲音,讓長輩們盡情的玩樂。
陳麗顏◎板頭社區發展協會照服員
「老師,你過來一下,我畫的會不會太小?」,「老師你來一下啦,我畫錯了怎麼辦?」,「老師這個顏色配這個好看嗎?」,「老師我會不會畫太大了?」,這節課,長輩們呼叫老師的頻率增加了,好不熱鬧呀!
因為是直接畫在畫板上,不能塗改只能夠做修飾再變化,所以長輩們特別緊張,知道作品要展覽後,每個人的神經都繃緊了。都說那麼多人要看,不能夠漏氣,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所以說是需要給長輩機會,開發他們的無限可能。他們常說小時候沒有機會讀書(要幫忙農務及家務),現在政府有這個福利(長照站),所以更要珍惜。其實這些長輩,更是社區的無價之寶,值得好好珍惜跟照顧的每一個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