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站到了!新港站到了!」聽到這熟悉且陌生的聲音,新港人對五分仔車的記憶從腦海中被喚醒。
戀戀舊鐵道 與 新港鐵路公園
1911年北港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開闢嘉義到北港的「嘉北線」運輸鐵道,總長 17.8公里,並設新港車站。初期以運輸原料甘蔗、肥料與砂糖為主,1917年加入載客營運。隨著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的香火鼎盛,成為糖鐵的「進香鐵道」黃金路線,也是沿線居民出入、學生上下課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1960至1970年期間,為嘉北線的黃金時期,每年進香期,每班列車載著滿滿的香客,最興盛時期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一天最多32班次,每日載客約五、六千人之譜。
1970年代起,政府大力改善公路交通,五分仔車載運敵不過公路汽車的競爭,1982年8月17日下午5點05分,由嘉義火車站開出最後一班客運列車後,台糖小火車客運業務就此走入歷史。2年後,新港車站因都市計畫拆除,1998年小火車原物料運輸也停止,五分仔鐵道也沒入了荒煙蔓草中。
2000年新港鄉宮前村村長邱聰益、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晋煌與董事張瑞隆,結合義工集體力量,環保署、嘉義縣政府、新港奉天宮、新港鄉農會的經費挹注,致力「新港車站舊址附近的五分仔鐵道」(中山路至嘉北路之間)淨化與綠美化,營造完成全國第一座「鐵路公園」,鐵軌、分軌器、月台、汲水器、防空洞等文物,一一被修護重現;台糖贈予的溪州牌內燃機火車頭、篷車、守車、台車雄偉陳列於鐵道上,嘉北線五分仔車甜甜的回憶從大家共同的記憶裡甦醒。
今年新港鐵路公園落成滿20週年,無論是以往五分仔車的乘風搭載,今日鐵路公園的悠閒漫步,都承載著新港人滿滿的回憶,有學生時期上學的時光、戀愛的甜蜜回憶及偕手共同營造鐵路公園的傳奇,每個故事裡夾雜著酸、甜、苦、辣等難忘的滋味。
蔗迴來 做伙來
穿越新港鄉中正路鐵道口,整點時傳來噹噹噹聲音,時間彷彿回到1982年從嘉義出發最後一班火車傳來的聲響,透過「蔗迴來——五分仔車ㄟ甜蜜記憶」照片與物件徵求活動,邀請新港鄉親收集老照片與相關文件資料,蔗迴來,做伙來,整理出新港五分仔車的軌跡,再透過藝術創作的形式,一起找出過去脈絡。
新港鐵路公園的N種想像
「新港鐵路公園」是台灣第一座結合民間力量營造而成的公園,不僅成為新港居民日常的重要活動地點,對老一輩的鄉親來說也是共同的生活記憶,不論是曾經在這裡散步、玩樂或是看表演、逛市集,相信對每個人來說,新港鐵路公園都有著不同時代的回憶。第23屆夢想新港繪畫比賽,期望透過新港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跳脫既有的框架,創作出在新港鐵路公園的N種想像。
拉開抽屜的時光機邀請陳明鈺、蘇冠印兩位藝術家帶領7組親子們,利用抽屜造型,作為每一個家庭創作的獨有風景—拉開抽屜的時光機。
「新港鐵路公園」有著很多面貌的存在,從五分仔火車的運輸到火車停駛,再轉變成一座公園,而公園有著不同的面向,如同我們對待一個物品,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感受。作品中的鐵道是連結「家」跟「家」每一個框景之間的橋樑,即使沒有火車行走其上,但是屬於每個世代的回憶,仍存在新港鄉親的心中。
一百多年來,這塊土地不停的演變,有五分仔火車行走過的痕跡,也存在新港鄉親們共同生活的記憶,「蔗迴來——五分仔車ㄟ甜蜜記憶」特展,「戀戀舊鐵道與新港鐵路公園」、「蔗迴來,做伙來」、「新港鐵路公園的 N 種想像」、「拉開抽屜的時光機」,結合了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想像,呈現新港鄉親以身體共同書寫的五分仔鐵道百年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