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好農・好食在新港

【330期】空心菜市場屹立不搖的洪志遠

作者:王筱雲◎本刊編輯委員

一生一事 做好做滿
新港高鐵高架橋下,往高鐵站第一條農路右轉,左前方一眼可見洪志遠的網室空心菜園。洪志遠正在水池邊洗菜,洗好的菜一籮籮在陰涼處納涼,等待二次梳洗,再放進冷藏室,待傍晚時裝箱運送到農會;菜園裡,太太魏麗美兩隻手沒停過,不停地採著菜,一把菜不消幾秒鐘,梳理完成,乾淨俐落。
每日天微亮,夫妻倆就進菜園,翻土、播種、灌溉、施肥、採收、清洗、裝箱、運送,果菜市場休市日,卻是整理田區的時候,忙碌是生活唯一寫照。菜園整理得整潔明朗,一畦畦空心菜,漸次生長,翠綠得令人舒心,這是夫妻倆花了20幾年時間用心經營的事業,這番事業門檻不高,卻要耐得住辛勞。

新港是空心菜的大本營
「你對土地付出一分,它也會回饋你一分,腳踏實地去做,不要計較短期利益,市場行情有起有落,以空心菜來說,價格好時,一公斤可以賣到200元,但是像現在風調雨順,大家都大豐收,拍賣價只剩10幾元,雖然價低,但是也還可以。」孩子還小的時候,夫妻倆拼命做,一天約莫收250公斤,現在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工作,比較沒有經濟壓力,做得較少,一天約莫收200-150公斤,但是這幾年來,蔬果價格是上漲的,對農友的收入有助益。
目前採收的所有貨物都交給農會,一部分做農會超市的通路(供應全聯超市),一部分上北部果菜市場,銷路不用擔心。
在新港農會大力輔導栽培下,新港成了空心菜的大本營。農會每日集貨轉運的量,約莫有十幾噸左右,網室栽培與露天種植並存。因為採收期短,相對病蟲害少,春夏秋季都不須用藥,25°C是最適宜的種植溫度,有溫室的農民,冬季也可栽種,但病蟲害會跟著來,適度用藥是必然。所以選擇食材,當季的最好,便宜營養又健康。

空心菜王子的雅稱得來不易
雖然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但是依然有型,難怪號稱為“王子”。但是想在市場站得穩,靠一張臉是不行的。首先要有信用,一箱15公斤的空心菜,往往會多放個半公斤不等,即使水分蒸散,還能足斤足兩,讓零售端有錢可賺,建立好的商譽,自然願意買你的菜。
其次,按品質分級配送,根據不同市場需求,逐把逐箱篩選,讓每一箱中的每一把空心菜,品質一致,沒有箱面箱底之分。
另外,運送過程保鮮,洪太太是採菜高手,每天貨量都是靠她一雙手,邊採還邊給菜噴水,怕菜失色。要北送的菜箱,裝箱時需把菜平鋪放好,並在中間置放一塊冰磚保冷,為免冰磚凍傷蔬菜,再用報紙外加一層白紙包裹,是蔬菜運送過程保鮮的方式,手法細膩。
最重要的是好品質,洪志遠引述已逝林杰樑醫師的說法:「植株不宜太小,成熟的植株才能把肥份轉換成營養素。」晶瑩剔透,梗長得長,才是好的空心菜。現在市場趨向小植株就採收,農民成本墊高外,對消費者卻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採收時他會把太小的空心菜挑掉。

極端氣候的困境
氣候變異影響植物的生長,今年四月份,早晚溫差還很大,五月卻烈陽高照,雖然有多年的種植經驗,極端氣候下,有時菜的生長還是無法完全掌控。所以夫妻倆抱著持續學習的心態,不間斷的求取新知,太太也剛從虎尾科大農民學院畢業,還參加經理人班,持續接受新知,做個智慧農夫。
20幾年來他們都連作同一種作物,地力日漸式微,影響品質。力求完美的洪志遠,一直在尋求改善之道,冬季時會栽種綠肥來改善土質,甚至考慮輪作其他作物來改善。

輔導後進
洪志遠是基金會資深義工,庶務組的好夥伴,舉凡基金會大小事都參與其中。懷抱志工的精神,在農業上提攜後進,前後輔導過的年輕農友約有50位,是空心菜界的老前輩。問夫妻倆農業尚可為嗎?太太魏麗美說:「如果是別人叫你做,你才做,那不要來;如果你自己願意從事,歡迎入行,農業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