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藝文導覽

【303期】大地之子—微笑台灣

作者:本會秘書處整理

環境背景
台灣位處於太平洋上,山高海大、平原遼闊,這樣豐富的自然美景與多元的人文環境孕育出陽光、熱情豪邁的藝術家江添富老師之繪畫風格。
江老師出生於有著開台媽祖的宗教聖地新港,嘉義是人文薈萃、藝術蓬勃發展的縣市,他自小就耳濡目染,所以對繪畫藝術有著深刻的喜好。國小時期參加奉天宮媽祖廟及蔗糖保護等繪畫比賽時就嶄露頭角得獎不斷。就讀嘉商時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阿里山寫生團、嘉義縣市、南部七縣市及全省學生美展亦得獎無數,屢創佳績,美術創作屢獲師長肯定與好評。

成長求學
為了追求藝術的更高境界,在其父母的支持下,自嘉商畢業後,考取文化大學美術系及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也得以進入台灣美術最高學府一窺堂奧。在此時期有機緣開始接觸到東西方繪畫藝術,而台灣藝術家前輩們廖繼春、楊三郎、李梅樹及李石樵作品已經深深吸引著其目光;西方藝術中的米勒及印象派梵谷、莫內,以及野獸派馬蒂斯、克林姆等大師的作品他特別喜歡,也對其創作啟發影響至鉅。接著遊歴日本、中國大陸及歐洲,更豐富了他創作的題材與風格。

創作發表
2007年,首次於台北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舉辦「大地之歌—台灣印象」個展,也在2016年舉辦第五次個展於台北國泰世華藝術中心「台灣田園交響曲─深耕台灣」,前後共出版五本畫集。也榮獲過國軍文藝金像獎、政治大學台灣美的自然大獎,新店市及台北市優良教師獎等,更榮獲教育部第一屆藝術教育貢獻奬。今年榮應故鄉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醫師邀請,回鄉舉辦「大地之子──微笑台灣」第六次個展,他非常感謝故鄉賢達的肯定與支持。

題材創作
江老師的創作內容,因其喜愛大自然高山峻嶺及藍色太平洋,故玉山、雪山、阿里山及東北角海岸線成了他經常造訪的對象,又為了捕捉建築與人文系列,因此蘭嶼、澎湖、金門及馬祖的建築風采,也是其重要的繪畫題材。而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的巴洛克建築群,也是其關心及繪畫的題材。其中最重要的創作能量是來自於台灣這塊土地,特別是他生長的嘉義。他是新港的農家子弟,從小就在此看著鄉村農民辛苦耕作,勤樸、美真是他捕捉的影像,特別是其父母親儉樸勤奮的人生歷程,深深影響著他,也成為他重要的繪畫創作題材。

展出作品
此次畫展,江老師共展出近六十幅作品。第一類以台灣自然山岳風景為主,第二類為旅行台灣及世界各國人文建築,特別是歐洲的經典城市美學的印象,第三類就是他自己生長的故鄉土地,畫家自己成長體驗的觀察歷程,包括:父母親一生的勤奮紀錄及台灣農村婦女的印象寫照,主題來自人與土地的濃厚感情、人與牛的深刻回憶,也觀察描繪台灣農村婦女的堅毅性格與開朗樂觀的偉大特性,是最令人感動的系列作品。

感恩感謝
受到鄉親的肯定支持,能在故鄉發表大地之子系列作品,江老師備感欣榮,相信在鄉親賢達前輩的鼓勵下,對其藝術創作將更豐富多元與精彩,將來在國際舞台上,也能有機會為台灣爭取更多的榮耀。最後江老師非常感恩父母親給其教育機會,培養支持他在藝術浩瀚的大海中繼續航行,朝著偉大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