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開始,相信工程在月眉國小中洋分校進行第一階段改造計畫,我們帶中洋據點的孩子們將廢棄花園改變成無毒菜園。七月,我們進行了第二階段的妝點中洋計畫,感謝「台灣好基金會—再生藝術工坊」提供師資及各式廢物料材料,讓相信工程的中洋及西庄據點的孩子們可以有機會接受「野家院子兒童自然美學」鐘千惠藝術老師的指導,一起認識再生藝術、一起CIY(Create It Yourself)玩創意。「再生藝術工坊」的精神是希望帶領大家從DIY到CIY,經歷美感體驗的起點與實踐。
而相信工程的孩子們何其幸福能夠在專業藝術老師的引領之下,在新港的小鄉村親自走一趟美學創意之旅。
7/11-14四天完整的課程,孩子們從認識各式廢棄的素材開始,接著討論構思改造的空間及做法,陸續完成「彩繪遊戲牆」、「編織中洋夢」、「熱氣球」、「菜園的昆蟲好朋友」等作品。這幾天的課程是一次新奇又難忘的創意經驗,比如第一次動手調色、刷油漆,但不是刷在牆壁上,而是刷在瓶瓶罐罐上,將一些毫不起眼的塑膠管子、湯匙、奶粉罐、玻璃瓶、鍋子、洗衣板等廢棄物變成了可以CIY的媒材,孩子們思考著如何將這些材料經由上色、組合、安裝,成為可以玩出聲音的大玩具。
老師還帶大家利用不同材質及花色的衣服、布料、呼拉圈做出可以當成坐墊及擺飾的呼拉圈,透過兩人一組的通力合作,先拉平布料、將布料裁成長條狀,利用布料綁出七等分,接著利用每人對色彩的直覺搭配,一圈圈繞著呼拉圈「編織中洋夢」,纏繞的過程非常花時間,也磨著孩子的耐性,但即使如此,孩子還是堅持到最後,完成自己想要的作品。
要發揮環保創意,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對孩子們而言,要以行動貫徹環保概念,利用與藝術搭不上邊的廢棄材料改造中洋分校,更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所幸有千惠老師的悉心引導,讓孩子們最後都愛上了這次的營隊課程,徹底落實改造計畫。
我覺得最值得珍惜的是可以幫忙中洋村改造,改造後的中洋村一定會變得更美好。這次的再生藝術夏令營,讓我學到廢物改造後也能變寶物,讓我知道垃圾不只是寶物,更是可以裝飾的藝術品,有些家裡不要的東西,我們可以再把它變成有用的東西。( 黃○蓁)
我們利用白膠和廢棄的布貼出屬於自己的熱氣球,我們的手都沾滿了白膠,還有拼布超不好黏,可是經過我們的努力終於成型了,好期待這顆熱氣球可以帶上我的夢想飛翔!( 鄧○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