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284期】相信,夢想在不遠的地方等著我們去實現

作者:孫沐紅 ◎本會副執行長

對你來說,夢想是什麼?從小到大,那些夢想都實現了嗎?對相信工程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夢想又是什麼?是立志讀好書、成為名人、賺大錢,還是長大後成就一番事業?也許這些選項是很多家長的選項,但這些卻都不是相信工程孩子們的夢想選項。相信工程的孩子性情真又單純、講義氣,對於生活中偶然發生的小確幸,比如巷子裡的雜貨店開始賣起關東煮跟茶葉蛋這樣的小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孩子興奮許久、討論許久。對於這樣的孩子,到底他們會想要完成什麼夢想呢?
來自相信工程服務的四所國小、一所國中組成的不同團隊:月眉國小中洋分校團隊完成「小小農夫來種菜」的夢想,成功的將雜草叢生的廢棄花圃改造成無毒蔬菜園;復興國小高年級團隊完成「青春卡打車」,挑戰騎單車從復興國小往返故宮南院;復興國小中年級團隊完成「越來越愛你」,邀請越南籍媽媽親自教孩子完成越南手捲、越式法國麵包兩樣料理及了解越南文化;文昌國小西庄村團隊完成「圓我們的籃球夢」,邀請在地青年當籃球教練,指導西庄村的孩子們上籃球課,孩子們也舉辦了第一屆的相信盃籃球友誼賽,邀請其他國小的孩子參賽;新港國中、古民、月眉、復興等四校聯合完成「送愛到濟美」,透過螢火蟲志工隊國中生帶領國小孩子練習歌唱、帶動唱及舞蹈表演,到濟美仁愛之家關懷陪伴老人家。
相信工程的孩子生長於偏遠村莊,資訊、資源較缺乏,因此,孩子們在踏上夢想的開端,總是受限且不易的,發想及完成的過程常需要老師的陪伴、引導及啟發。令人欣慰的是,這一年來,儘管圓夢的過程艱辛、受挫,孩子們依舊憑藉小又薄弱的力量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2016年圓夢行動計畫與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大、更艱鉅以外,我們將今年的圓夢行動計畫成果發表地點選在月眉國小中洋分校舉行,相信工程期待把各校的孩子、家長、師長及社區義工帶進中洋分校,一起見證孩子的付出及努力成果,也一起看看改變後的中洋分校,並且體驗採收孩子們親手種的蔬菜的田園樂趣。
謝謝這一年來,所有幫助過相信工程孩子們完成圓夢行動計畫的叔叔、阿姨,謝謝您們,陪伴孩子一起逐夢、成長。

深深感謝

財團法人恩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及耕興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相信工程經費。
文昌國小、月眉國小、古民國小、復興國小、新港國中;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葉玉玲、郭怡均;嘉義大學輔導諮商學系鄭傳雅等學校資源支持。
中洋村村長江德欽、中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郭彩碧、西庄村村長何蒼林、西庄村幹事葉俊溢、西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雄、西庄村青年何宗奇、飛茉莉蛋糕Family Cake、雲林故事館、雲林環境教育館、新港鄉公所、新港客廳、嘉義縣新港法華慈善會義工張永藤、白茂樟、嚴文漳、林志忠、陳建志、林炳杉、蔡炎星、蘇勝章、何嵩森、嘉義縣議員葉孟龍、濟美仁愛之家、雙新單車生活館陳永鴻等社區力量支持。
吳玉泉、吳彥霖、施竤邦、陳碧玄、武氏金幸等相信工程學童的家長協助。
王文瑜、王麗晶、何文玲、何碧森、余惠銘、吳秋美、李冠儀、李秋燕、李美賢、李英招、李淑華、林玉燕、林怡岑、林家緯、林國平、林暢樂、林蓁芳、林灑津、徐文昭、許碧蘭、陳光益、陳秀芳、陳啟城、陳秀桃、陳秀琴、陳彥伶、陳柏丞、陳淑瑛、陳淑徵、陳朝江、陳綉鶯、陳義燦、黃怡慈、黃炯博、楊千鶴、楊雅淇、詹素貞、蔡宜芳、鄭安婧、鄭穎芳、蕭麗柔、賴瑋昌、賴鎮山、羅文諧、嚴水養等本會義工相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