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媽祖會各自籌畫進香時期(民國68~85年)
民國五十三年,是彰化南瑤宮最後一次徒步進香。民國六十八年,彰化南瑤宮老四媽會與聖四媽會自己舉辦笨港進香,這是第一次以包遊覽車的形式進香,結束兩百多年來的徒步進香,開啟了彰化南瑤宮遊覽車進香時期。整個進香的行程與時間都縮短了,但香客依然相當龐大,時間縮短為三日,第一天由彰化出發,夜宿新港;第二天由新港出發,夜宿員林;第三天由員林出發,返回彰化南瑤宮。
民國六十九年,聖三媽會與新三媽會也沿循此模式,但維持以前五日進香的舊例;七十一年興二媽會更縮短為兩日進香行程。民國六十八年到八十五年間,共有八次較大規模的進香紀錄,但幾乎都是由各媽會自己籌辦,甚至各角頭自己組團南下進香。似乎是如此的轉變,讓原有維持的大媽四年、二媽五年、三媽六年的進香模式消失,各媽會的角頭也可以獨立自己進香。也許是因為資源分散的緣故,使得原本龐大的進香團,迅速地減少了其進香的人數。
傳統與創新的笨港進香時期(民國87年~迄今)
民國八十七年,再由彰化市政府統籌,舉辦「南瑤宮天上聖母 老大媽、老四媽、聖四媽 笨港進香」,並以三天的形式舉行,距上次民國五十三年三個媽會大規模聯合進香,已經過了三十四年之久,進香儀式與文化也漸遭遺忘,雖還有一萬名進香客,但與當時十萬名進香客的盛況已經勢弱許多。民國八十八年為「二、五媽」、八十九年「三、六媽」,之後便又恢復各媽會各自舉辦進香的情況。
民國九十八年, 更舉辦了第一次「十媽會」聯合笨港進香,回程彰化由各媽會自己繞行自己的信仰圈範圍,這也是有始以來的第一次彰化南瑤宮十尊媽祖會一同前來,並更名為「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 新港會香」。民國九十九年再次恢復三個媽會聯合舉辦進香模式,並改為每年一次。所以一百年「二、五媽」、一百零一年為「三、六媽」、一百零二年「大、四媽」。
民國九十九年創立,分靈自南瑤宮的彰邑金瑤誠聖母會,於該年全程記錄老四媽往笨港進香,陸續在布落格發表有關進香儀式與徒步概念,讓這古老且鮮少人了解的進香文史,藉由網路讓外界認識,也引發許多信徒對於南瑤宮的關心。
一百零二年由南瑤宮金意承青年會,發起承辦的2013「意齊尋歷史,承行古香路」的徒步活動,主軸訴求健康走歷史,「追溯歷史,記錄信仰」穿越時空與歷史相會,循跡逾兩世紀的古香路,讓歷史不斷軌的永續傳承。年輕人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來喚回以前徒步進香的記憶,並藉由徒步的機會聽一些老人來講述南瑤宮的故事,期望重返當時南瑤宮十萬人進香的盛況。
近年來頻頻聽聞南瑤宮想再次恢復舉行徒步笨港進香的消息,甚感期待與興奮,但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前來進香,唯一不變的,是信徒們對媽祖信仰的那份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