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迎新
時光飛逝,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已盡尾聲,逢此歲末年初總不禁令我對「歲月」要做一番省思。猶記得18年前,抄錄了一篇翻譯的詩文——「每一天」。
總用來勉勵提醒自己
上天所賜的每一個新的一天,自己都要小心珍重,因我選擇完成的事,都是我用生命中的一天和它交換。而於年過半百的我,餘生更應該好好握住每一天,更需善用珍惜。
歲月無情人有情
國內疫情趨緩,各地都趕在年度結束前辦活動,鄉內各個社團,有的提倡捐血、捐贈歲末物資或冠名獎學金等,有越來越多的鄉親,有感於成長歲月中,父母或長輩呵護點滴,紛紛至各校主動成立冠名獎學金,把備受關愛的童年記憶,如湧泉轉注傳愛給下一代。
在基金會,總會遇到許多曾經在自己學生時期授課的老師,屆齡退休後仍是持續來基金會捐款,一問之下都是長時期的捐款者,除了感動之外也感心。藉此也要再一次感謝諸多長久歲月以來雪中送炭、慷慨解囊的鄉親,持續以實質的行動表達對本會的支持與肯定。
歲歲平安
12月5日「平安來過冬」活動,秘書處與義工再次發揮創意,用心的設計與籌備活動,果然吸引更多鄉親的參與,攤商、民眾、台上、台下,人人臉上莫不展現歡歡喜喜、開開心心的笑容,現場氛圍的營造十分成功。過去也許並不覺得特別,但在持續延燒的疫情下,深感台灣蒙上天眷顧,在媽祖婆庇佑下,全國人民努力配合防疫,境內持續「+0」,大家才能平平安安,實屬不易,歲末年初更加需要感恩惜福。
無分年歲
「想像之上」安地亞莫創作展在12月11日開展,展至1月23日,策展人阿梯老師說,參展者包含自己和藝術工作室的學生40位,新港國小學生約405位,外加一位93歲的阿嬤,不分老少,大家共同服用繪畫的社會處方簽,參與創造共同「畫」題,在現場滿是愛與溫暖的氛圍裡,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不拘年齡一起透過繪畫勾勒展現內心的想法。
閃亮的歲月
感嘆城鄉差異,數位落差更鉅,基金會圖書館整修設計過程已耗費不少時日、人力,除了集思廣益,召集鄉內各級學校的教師參與,也將透過工研院的專家對本會實際勘調結果給予建議,以期讓基金會的圖書功能達標,能對使用者更友善。
「田園地景——節慶光廊」感謝佳豫老師的指導,今年的亮點在於集結200位的義工、學童與鄉親的共同參與,以染布圖裝飾,用燃起光明、希望的點燈儀式來告別過去的一年,迎接嶄新的2022。祝福大家新年喜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