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拔河的鬥士
民國42年次的陳福地,新港安和村人,年輕時起就在台北做生意賣豆花。42歲那年罹患胃癌,切除五分之三的胃,在治療的過程中,癌細胞轉移,病魔屢次襲擊他脆弱的身軀,但並未擊垮他。姊妹引領他接觸宗教團體,身患重病的他自此歡喜投身在環保志工行列中,協助慈濟做資源回收二十幾年,期間並將豆花製作技術無償傳承給有需要的人,培福修慧。然而101年舊疾復發,再度進行手術和治療,做志工是支撐他和傷痕累累的身軀並存的信念,生死關頭走過多次,對生命早已豁然!
反璞歸真的躬耕生活
大半輩子的時間在北部打拚,養家餬口,兩年多前決定回到家鄉新港調養身體,開闢農園,過起簡單純樸的躬耕生活。農園的搭建都靠著他脆弱的身軀和堅強的意志力,以及另一半的神救援,在搭建過程中偶而還得與醫院為伍,全靠嬌小瘦弱的太太繼續撐起他們的夢田。
了悟生命的無常,開始種起無毒蔬果,養身、養性、永續大地。農園裡種蔬菜和果樹,舉凡空心菜、地瓜葉、秋葵、茯瓜、南瓜、絲瓜、芋頭、木瓜、酪梨、百香果、洛神花、印加果,少量多樣。用自然方式栽種照顧,完全不噴農藥,運用蘇力菌、辣椒水、蓖麻油、苦楝油等天然素材防止蟲害,以利植物生長。七、八月那段時間,豪雨成災,造成農作物嚴重損傷,但陳先生看得很開,他說老天沒收走的,剩下的就是他的。
剛回到南部重新生活,因緣際會加入了古民產業促進協會,和一群理念相同的農友們共同愛護土地,健康身體,把自己用心栽種的蔬果銷售給有緣人。曾經產量過多交給農會處理,價格比照慣行農法一樣,甚至因為賣相差導致價格還更低,第一次面臨這種殘酷事實的時候心裡著實難過,但後來轉個念:買到他們用生命照顧的蔬果,算是賺到了,賺到了健康!水果產量多時,勤勞的陳太太還將水果烘成果乾來分享親朋好友。
耕耘農園 滋養心田
陳先生對生命的存在充滿感恩,他說何時走不知道,他樂觀看待,認為把握當下,盡所能去做就對了。他雖然很瘦,但精神抖擻,聲音宏亮,每天在農田工作好幾個小時也不喊累,不提他自己的人生遭遇,看不出他被病魔如此折騰。
太太心中感恩一路走來先生對她的好,真心希望先生不要這麼辛苦,輕鬆且快樂的耕耘田園,讓這塊田地是個開心農場就好。農場的收成大部分是親朋好友在購買,有時會跟著有機市集擺攤,喜歡有機食材的人,會定期跟他們訂購,有剩餘就分享給鄰居;盈餘不是主要考量,心靈有寄託,食材有健康,經營一畝心田,與大自然共生存,才是福慧農場的宗旨。
植物教我們的一課
現在他們的生活重心在兩個人搭建的簡單屋舍,付出感情在田園裡,對田園的一草一木都抱持著歡喜的心、感恩的心,栽種下去就是用心照顧,靜靜等待成長,蔬果成熟,然後開心吃著完全無毒無化肥的辛苦結晶。從自身的生命歷程與植物的生長他們領悟到,生命雖然脆弱,但又何等的有韌性與堅強,值得我們珍惜!活在當下,把握每一天,是最好的生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