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好農・好食在新港

【338期】歡迎來走春——新港客廳

作者:吳淑媛◎本會編輯委員

午後冬陽暖暖,從客廳南邊的木製窗櫺滲入,雖是個寒流天,客廳朝南的日頭爬進餐桌。坐在有陽光的木椅,空氣中飄來台灣老歌,單純的吉他聲伴著低沉的嗓音,輕輕唱出人生宛如「走馬燈」的昨日記憶;唱出日頭沉落西,心情無人知的〈淡水暮色〉;歌謠中包裹著〈黃昏的故鄉〉的薰暖布巾,淡淡訴說歲月痕跡。和著歌聲走進台灣的過去,也走入新港的歷史。

家鄉地景的遞嬗
50年代,客廳這兒是台糖的宿舍,是走不過去對面的T字路,因為新港有個火車站,那個嘉義客運班次極少的年代,台糖小火車沿著五分仔鐵道,載著新港沿線村落的中學生往嘉義上學去;也沿著這條載蔗糖的鐵軌帶來了進香的善男信女。這是交通不便的新港,現代孩子只能憑空想像的畫面,但是他確實存在,存在遙遠的時空,存在於年輕人未出生的年代。
鐵軌把兩邊居民稍作切割,火車總是慢慢開,簡陋的月台可以隨時讓居民爬上爬下;火車總是慢慢開,睡遲的學生,趕火車的旅者,還可在現在85°C咖啡那兒「跳火車」,跳進藍色車廂,因為剛啟動的火車是會等人的。
台糖小火車退役後,火車站也消失了,新港人開始建造夢想中的家園,鐵路公園從荒蕪雜草中靠著義工們一磚一瓦的改造而誕生,漸漸成了新港的地景……。

新港客廳的意象
客廳位於無山無水,人口不多,務農起家的小鄉鎮。如果要說它的美,那應該是跟鐵路公園一搭一唱,創造出自己「別無僅有」的風格與品牌。
循著街區的媽祖大道,轉入鐵路公園的步道,以白色為牆面,日式木構隔出線條,藍綠色的窗框點綴著外牆,屋頂披蓋著灰綠色的屋瓦;房舍側牆的軟枝紫蟬垂在射干小花的上頭,扶桑花與雞蛋花在門口迎接每個客人,唐竹與紫薇花依偎在不起眼的牆邊,最高大的當屬那棵象徵台灣原生種的櫸木,靜靜地站在客廳的前庭。而客廳就寧靜的杵在街區這個轉彎角落,配上裝置藝術,潑染上幾分侘寂之美。
推開客廳木門,紅磚的地板簡單明亮,牆上展示著基金會歷年活動的海報,右牆邊擺放著文創商品:1/2自然農場的自然米,在地黃爸爸精心烘焙的咖啡,還有蜂蜜與麻油……。另一邊則是放置基金會閱讀館「沿線閱讀」的書籍。走入客廳,坐下來,點一份餐,來新港的旅人可以初步認識新港,返鄉的遊子可以重溫家鄉的味道。

好農好菜好料理
民國92年,在鐵路公園完成之後的第4年,基金會榮獲「總統文化獎」社區總體營造─玉山獎,在董事、義工的討論下,決定將這100萬用來建造一個「新港人招待人客ㄟ好所在」,起心動念希望「閒置空間再利用」,它可以是一個遊客中心,可以是一個好物平台,可以是一個二度就業媽媽、青年圓夢烹煮家鄉味的空間。這一烹煮,就煮出14年的客廳好滋味。
走入客廳的每一份餐點都是廚房媽媽與青年們用誠意烹調出來的料理,來自基金會1/2自然農場以自然農法栽種的「自然米」,以及義工們以無農藥無化肥用心耕種的蔬菜,有時候上桌的菜不太漂亮,是因為栽種的過程與大地共舞,堅持無農藥之下讓蟲子也來分享部分蔬果。
如果天氣冷冷,來一份火鍋吧!請享用這不漂亮的蔬菜烹煮出的健康鍋物:奶香的乳酪鍋、微辣的咖哩鍋、農場現採的南瓜鍋,鍋內熱湯滾滾,吸一口菜湯滾上來的氤氳煙霧,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如果不愛湯湯水水,想沉澱自己的心情,來一份套餐吧!任選雞肉、豬排、魚肚或豆腐當主菜,都是乾淨俐落的食材原貌,配上1/2自然農場的當季蔬菜,細細咀嚼,嘉南平原的稻香彷彿已經在你飽足的腦海中。
如果你喜歡西式的餐飲,來個奶油蛤蜊義大利麵,配上一杯熱咖啡,濃郁的奶油醬汁讓人吃得好夢幻;來個青醬檸檬雞燉飯,配上一杯鳳梨醋,九層塔的淡雅讓人走入香草世界,健康無負擔。若是你是一位蔬食主義者,野菇時蔬燉飯就是你的首選。

後語
你若問我:「新港客廳賣什麼?」
我會告訴你:「客廳呀,賣餐,賣菜,賣文創,賣人情,還賣著一股旅人漂泊的鄉愁。」
在這個寒冬將盡,新春到來的季節,「新港客廳」等著返鄉的您與家人來用餐,等著在地的您帶親朋好友來聚餐,等著大家闔家光臨共享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