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好農・好食在新港

【337期】誠信為要— 「金廚香菇栽培場」

作者:張惟智◎本會編輯委員

新港「金廚香菇栽培場」是何爸爸(何鎰烈先生)與其妻舅們在1987年(民76年)創立的。原本何爸爸是在塑膠工廠擔任塑膠袋(太空包)銷售的業務,當年因菇類太空包在台研發成功,何爸爸便與妻舅們計畫籌資,搭建傳統菇寮以太空包栽培香菇,開啟了他的香菇事業。78年韋恩颱風肆虐,兩甲多菇寮全毀,雖損失慘重,但他們沒被擊垮,仍著手重建菇寮,重新起步以栽培香菇與木耳為主。後來因為中國香菇走私太多,乾燥香菇、木耳的利潤太少,便改變產銷路線—以內銷各類新鮮食用菇為主,亦改名「金廚香菇栽培場」。
何爸爸說投入初期,他並未辭掉塑膠工廠的工作,還是一邊做業務賣太空包塑膠袋,一邊和妻舅們種香菇。這段時間他利用拜訪或送貨到客戶栽培場的機會,順便觀摩、學習他們的相關栽種技術,讓自己的栽種觀念和技術大大的提升,後期有能力增加種植其他種類食用菇也都是這時期學來的。多年後,因大環境的改變,塑膠沒賣了,就專心投入各類食用菇的栽培。到了2011年(民100年),妻舅們年紀大,接續退休,只剩下何爸爸一人帶著家人和幾名員工繼續做到現在。如今何家第二代也已逐步接手栽培場的產銷工作,何爸爸說他已經種香菇將近四十年,要慢慢的放手,退居幕後了。
何爸爸說「金廚香菇栽培場」從菇類菌母(母種)的培養、養菌太空包的製作,到接種、養菌及採菇等整個生產流程,儘量不假手他人,這樣才能對生產中所產生的各種狀況,快速且明確地因應,並維持產品品質的穩定度。何爸爸說以香菇栽培的過程為例,從每年的7-8月開始,買養菌用木屑並堆積、發酵,製作菇類菌母(母種);到了9-10月,開始製作養菌的太空包,98度滅菌、冷卻,接種至太空包,接著馬上將太空包送入菇寮養菌;11月起就能開始採收,採收期可以持續到隔年5月。整個流程時間很長,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錯,無法及時因應,所有的心血將付之流水。又如養菇需木質素、纖維素及相關營養成分,因此養菌用木屑的品質要很注意,它對菇的產量影響很大。另外是菌母的培養和製作也一樣,它是後續太空包接種的成敗關鍵。好的菌母能使太空包保持健康,如果污染的菌母接種至太空包,會使所有的太空包都感染青黴菌。另外,使用鍋爐幫太空包滅菌、消毒是必要的,鍋爐更需定期安全檢查。接種太空包的環境和接種的器具也要定期消毒,避免受到外界空氣的污染,而感染雜菌或青黴菌。當然接種人員的手跟衣服也必須用食用酒精消毒。這些零零總總的工作,每個環節都影響著產量和品質。
「金廚香菇栽培場」現有兩處生產基地,菇寮約20棟,屬中小型規模。大部分菇寮還是以傳統工法,用木料、竹料當骨幹,四周覆蓋黑網、塑膠布或不織布等搭建而成,這種菇寮已越來越少見了。何爸爸說他們這樣的菇寮採人工調節、自然通風,能讓高耗氧的各種食用菇,在最適合的自然環境下健康地生長,所生產出來的菇非常鮮甜。此外何爸爸也提到他們在每年開始培養菇菌之前,會對菇寮的整個環境做徹底的消毒,之後養菌期間及採收期就不會再對菇體噴灑藥物,如此做除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也是顧及在菇寮工作的家人及員工健康。
何爸爸說「金廚香菇栽培場」現今栽培的菇類,以香菇和秀珍菇為大宗。此外因應市場需求,也有種木耳、杏鮑菇、鮑魚菇、柳松菇及玉米菇…等各種食用菇。所生產的大部分是配銷給盤商,也接受一般消費者至栽培場購買。至於消費者如何辨識新鮮安全的菇類呢? 何爸爸說:「首先看菇朵的色澤和亮度,有沒有很亮;其次是觸摸菇朵,觸感是否有彈性。色澤不亮或摸起來軟軟的都代表著該菇已不新鮮。」此外他也提醒,一般食用菇的保鮮期不長,約在採收後至7-10天。若想保存更久,是可以在購買回家後,先使用熱水稍微川燙、殺青,再密封後放入冰箱冷凍。但一般還是不建議這樣,食用菇還是鮮採鮮吃最好,因為如菌類保存不慎,容易壞掉。
何爸爸說他們經營理念是「誠信」。對於未來的發展,他希望子女們能秉持這個信念,藉由自行研發、培育菌種能力的提升來控制品質;並在不違背傳統栽培法(何爸爸說目前大概只有金針菇、杏鮑菇等少數幾種食用菇適合全面現代化菇寮的栽培)的前提下,逐步導入現代化的機械和設備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讓品質穩定可靠、產量增加,使更多的消費者能吃到新鮮、健康和安全的各種食用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