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新港

【324期】因為有您,新港更美麗

作者:陳政鴻◎本會董事長

「有緣相扶持」──老老相互照顧
「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由陳錦煌醫師創會,接著由高燦老師接任理事長,現任理事長為陳炳村老師。從初期關心身障朋友及新住民的服務學習課程,到服務銀髮族,設立長照C點、樂活站、送餐服務等,每年更擴大舉辦《愛故鄉 愛勢大人 樂活人生》嘉年華會大串演活動,受到鄉內「老勢大」們的殷切期待並熱情參與!
每年邀請全鄉各社區的長輩們一起出來表演,不管用歌聲、肢體還是樂器,透過展演,長輩們期待上台表演、平時就會認真練習、充份準備,全鄉的長青族再次大動員,不再只是坐在台下當觀眾,而是個個粉墨登場,節目精彩一點都不輸給專業表演者。我發現「溫暖陪伴」是最好的養生良方,在現場看著許多熟悉面孔的長者,從年壯時期在社會上各領域工作到步入老年,我們共同努力活化社區,讓「老古錐」們身心靈均能保持健康快樂。

「慈愛女子獎學金」嘉惠新港藝術高中
現年88歲,住在美國芝加哥的「林慈愛」女士,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師的姑姑,約莫半年前委託她的弟弟「林松茂」教授,也就是林懷民老師的四叔,親自南下轉達希望透過她個人的求學經驗,在基金會設置獎學金用以鼓勵家鄉優秀女學生。我回憶起半年前的下午,高齡80多歲的林教授身體仍然硬朗,獨自一人專程從台北搭台鐵回嘉義,再轉搭客運回到新港,神采奕奕的步行至基金會,轉達慈愛女士的心意,將這份神聖的任務交付給基金會後,才寬心的返北。我深深感受到這兩位尊敬的長者對家鄉的寄望與祝福。於11月13日下午,我偕同本會榮譽董事長邱晉煌前鄉長一起代表基金會,前往新港藝術高中頒發第一屆慈愛女子獎學金,並介紹慈愛女士生平給得獎學生知道,希望鼓勵更多優秀的學子到藝高就讀。

因為相信,一切就是力量
從2010年開始,楊秉華先生與牽手陳家茜賢伉儷,夫妻兩人就提供感恩火雞餐,給鄉內高關懷的家庭享用。近年更加入本會相信工程的孩子們,每年不間斷的溫暖關懷;例年來東吳高職餐飲科的學生參與「調酒表演」之外,今年更加入表演藝術科的學生,帶來舞蹈表演,熱鬧現場;而「相信工程」已升上高中的學長、姐們,也主動回來以歌唱及樂器演奏來帶動氣氛,從被關懷對象進而能歡喜付出,真的要讚嘆這些孩子,印證了一切的力量都是源自於「相信」,更期許這群孩子都能在未來堅定自信展翅高飛。

下一代與新世代,代代迎向國際
榮譽董事長張瑞隆老師與蕭麗玲老師是基金會前期的活動主持人,「蕭老師說故事」更是創會之初很受小朋友歡迎的活動項目,蕭老師也是我的大嫂,她的兩個孩子冠亨、建亨在基金會成立後的隔年出生的,整個童年就是跟隨著媽媽參與基金會各項活動,可以說是基金會的孩子。記得基金會舉辦幾次國際藝術節時,節目開始前的一個小時,看到我大嫂還在廚房「動鼎動灶」準備晚餐,轉眼之間她也已經站在台上神情自若的主持節目。當年跟進跟出的小義工建亨,上個月帶著荷蘭裔的太太Courtenay及六個月大的兒子Carter從加拿大返鄉探親,已經為人夫、為人父,我們的下一代已經帶著更新的一代回到故鄉,那時的口號「新港仔迎向國際」,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騎桃馬祖」──回憶當兵日記
自今年六月份起,新港奉天宮為慶祝媽祖婆來台400年,陸續舉辦「馨護臺灣、騎島平安」之騎自行車的系列活動,我因為在馬祖當兵,於是選了「騎桃馬祖」南竿與北竿的路線報名參加,也趁此機會回去舊地重遊,往事歷歷在目。「捍衛前線」離島當兵的日子是海水、汗水、雨水和淚水的交織,也因為當年物資匱乏與困頓,深切體認用微小的快樂、分享與互助來和身邊的人打氣,並壯大內心,成為日後能夠對人對事的靜定看待。11月16日是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年度大展【新港作食人——掌上翩BYHAND創作展】,由策展人黃文淵以及四位藝術家走進社區,集合在地人的藝術創作,展期至明年1月19日,邀請大家來看展,看新港在地人豐沛的創作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