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青銀合創

【315期】敬!社區女力之聲

作者:楊美英

 

 

 

 

 

 

 

 

 

 

楊美英◎那個劇團藝術總監

多年來走進這島嶼上的許多社區,進行所謂的社區劇場計畫,一般來說,越來越多的活動現場以阿公阿嬤、婆婆媽媽們為兩大主要族群,每每通過他們真實扎根,深深的生活經驗、記憶分享與故事挖掘,向我展現了土地與個人,穿越時光廊道,過往與現在所交會的世代光影熠熠。
2018年的秋天,受邀參與「青.銀PLAY」之「生命故事劇場」計畫,有了和中洋社區這群媽媽成員的第二次相處機緣。記得在幾次的兩小時課程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感受到媽媽們在久違重逢後的身心開放活力、分組即興表演能力,都彷彿保留了前一次計畫的餘溫,讓我驚艷不已。
即使如此,這次的計畫仍然是嶄新的旅程,與社區成員一同摸索,持續進行互相探問、應答、創造的努力過程,一起走向階段性的旅程終點。站在每一次計畫展開的起點上,心裡總是懷抱著許多未知與想像。可慶幸的是,從1998年與新港互動至今,無論是什麼樣的工作計畫,總能夠從在地的新港文教基金會得到極大的支持,獲得寬廣的活動發展鼓勵,因此產生不預設限的美好可能。
這次計劃還有一個新鮮嘗試,在於基金會媒合了年輕音樂老師妙音和我的合作,於是,除了以劇場遊戲、集體即興戲劇創作等方式進行工作坊,激發參與成員們開始回溯社區和自己的舊時樣貌,我們也試著從日常生活物件尋找聲音的元素,回應自己的生命情境。
活動過程中,再再的發現這個世代的台灣女人在嫁作人婦之後,彷彿只能化身家庭支柱,流轉於妻子、媳婦、媽媽、婆婆、阿嬤等各種賢內助的身分轉變,默默的吃苦耐勞、照顧全家老小,彷彿完全遺忘了她們也曾經擁有天真無邪的童年時光、充滿人生憧憬的少女時代,一點一滴的把自己放到最後的底線上。
感謝這次和妙音的跨域合作,我們一起鼓勵這群銀色世代的女人們記得自己的生命故事,重視自已的感受,發出自己的聲音,並在台上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
於是,這一回不僅是再次體會彩碧理事長的動員力、組織力、好音準,也聽見阿月、阿華、阿足、玉枝媽媽等等的遙遠生命回憶,不只要大方感人的說,還要認真放開的演。
去年12月初,中洋社區「婆婆媽媽奏鳴曲」站上新港鄉公園草地舞台上,有一段人人手持紅標米酒玻璃瓶,有如一場隆重的音樂演奏會,陽光照耀得每位媽媽們燦亮亮,我的心中激盪著好多感動與祝福。
乾杯啊,向這群社區核心女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