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青銀合創

【301期】「樂」來「樂」快樂─桃花源記

作者:詹芳茹 ◎/春之聲音樂教育中心創辦人、奧地利莫札特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奧褔教育研究所

 一個特殊的機緣,來到新港,與可敬又可愛的鄉親相遇,從三歲到九十三歲,組成一個青銀合創的忘年會,藉著音樂連結不同世代的情感,讓生命影響生命。
咬仔竹的長者走過艱苦的年代,參與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上天回報樂觀知足,健康長壽給他們,新港的青壯輩多受到良好的教育與藝術文化的薰陶,紛紛返鄉回饋鄉里,世代交替,籃仔厝的年輕人堪稱年輕ㄧ代的代表,高手雲集,交會出智慧的火花和動人的生命之歌。
有一天活動中楊清儀爺爺突然造訪,跟大家一起玩音樂,鼓棒在他手中有如魔法棒,活力的節奏讓全場都嗨起來,個個化身擊樂高手,享受一場即興的音樂饗宴。原來楊爺爺是咬仔竹社區獅陣的鼓手,現在苦於失智,許多記憶都逐漸頹去,但是節奏喚醒他的靈魂深處,生命中最熱愛的音樂還鮮活的留存著。
陳奶奶憶起父母劬勞殷勤教養9個姐弟,真情流露的唱起「農村曲」,道盡農家的堅忍與辛酸,這首歌也是大家的最愛,對應籃仔厝充滿活力的「透早起來讚美主」,語言的盡頭是音樂,歌聲撫平過去的一切,感恩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我們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時候就將「樂」字詮釋得很通透,樂是禮樂的樂,也是快樂的樂,同時樂與藥相通,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於是我們「樂」來「樂」快樂,長者用肢體表達種稻的各種耕作勞動,晚輩用律動來感受勞動者的辛勞,歌舞中智慧的傳承和人際互動不斷的交流著,用言語易顯得嘮叨,用肢體動作就變得詩情畫意,新港不愧是雲門的故鄉,一支集體創作的農村舞就在歡笑的歌聲中產生!經過ㄧ系列的藝術活動,音樂成為親密的朋友,眾人在喜樂河流中拋開煩惱、束縛,快樂的walk!jump!dance!迎向美好的未來。
承蒙基金會巧安排,平安祭前夕我住在景緻優美、古意盎然的老家民宿,翌日主人有要務比我早出門,當我要離開時面對一整片房舍門窗不知如何處理,突然我清醒過來,原來我來到桃花源 !!!高瞻遠矚的基金會,心靈捕手的執行長,愛與陪伴的何燦淵理事長,咬仔竹樂活的耆老,田園農場喜樂的三代同心……,這一切似夢又似真,於是我對著敞開的大門瀟灑的揮揮手,通過微笑大道離開桃花源。
你嚮往桃花源嗎?請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