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四季風

【313期】平安來過冬 四季風潮·瘋市集

作者:侯智桓

侯智桓/本會義工

感謝天地的田園舞台
清早,晨霧瀰漫,四街祖媽鑾轎與基金會的義工彷彿披著一襲白色霧紗,由大街、中山路,轉進鐵路公園,在千里眼、順風耳帶領下,以徒步方式進入甫完成的新港公園,為戊戌年的平安來過冬揭開序幕。今年的平安來過冬,首度移師新港公園舉辦,以民俗表演場為媽祖行台,木棧環道周邊為市集區,位於正中央的大草皮則設置露天表演舞台,三大特區共同築成今年度新港人慶祝豐收喜樂、感謝上天的田園舞台。

瘋市集,找回憶
住在新港街面的媽媽跟我們說,這幾年的市集越來越多元,吃喝玩樂通通有,有山珍、海味和童玩,搏平安龜更讓她想起以前家裡謝平安、吃湯圓的小孩時光;從客庄來鑽平安隧道的阿嬤,想起了以前在雙合寮仔下休息、飼牛、顧西瓜的童年記憶,小小的空間就是他與水牛玩樂的一方天地,知足而喜樂;來自其他縣市的表演者,看到傳統農村還有這麼多小朋友在草皮上奔跑嬉鬧,發現原來農村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就像即將播下的新秧苗一樣。平安的回憶,總是一年接著一年;農村的文化,更是一代傳承一代。
除了謝平安、逛市集外,還有跨時代的接力演出。來自板頭厝的千歲團,活力就跟他們的年齡一樣旺盛;竹園國小的doctor萊恩音樂劇,展現了兒童的青春活力;遠處還有相信工程的小朋友大顯身手準備越南春捲,田媽媽的火雞堡與義工組的六喜平安禮更是大排長龍。每一次的市集,總能看到銀髮的活力、孩子的笑容,也嚐到各式滋味好料理。

在新港,逛市集正潮
近幾年來,台灣的文創、在地、農業市集數量快速竄升,但能永續經營卻是少之又少。好伴設計的創辦人周家緯曾經說過,一個設計市集設計過程,必須具有公共參與、由下而上的產業合作、積極開放的環境以及持續的調整與改變;簡單而言,即是必須有公共性、經濟性與開放性這三大元素,轉化成為支撐市集的三大支柱。而新港四季風,是個有著跨世代的垂直參與、在地農、食產業的呈現、適合各個年齡層參與,同時具有多元文化、民俗信仰、在地特色的市集代表。
春有野餐夏音樂,秋嘗滋味冬平安,若要人間好時節,便是新港四季風。在新港,一年四季,全家一起逛市集、看表演、嘗美食,正是新港人共同享受追逐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