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好農・好食在新港

【386期】李醫師果園——無花果樂甜田

作者:林秀英◎本刊編輯委員

專科醫師斜槓超人果農
    李龍駒醫師是新港鎮上執業逾20年的骨科醫師,恰巧在2020年購得一畝已搭設簡易溫室的農地。過不久,武漢肺炎逐漸延燒台灣,自己則跨領域於一方青田,除去執業看診的時段,只要踏入溫室農場,彷彿進入自己的小宇宙機艙,忙碌又熱衷,成了另類「超人」,經常超過用餐時段,也超時務農,勤耕農活,醫師娘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來電,聯絡提醒他返家用餐和休憩。
    剛開始種植多樣的蔬菜和番茄,一頭熱後驚覺,農業管理不如想像中的輕鬆,應驗了隔行如隔山。後來想到自己愛食無花果,於是試種5、6棵果樹,竟意外的豐收,無花果實又大又甜!就這樣點燃起種植的信念,想與更多人分享這份甜美。緊接著擴充施種面積,規劃分批栽種,果園外圍則種芒果芭樂和四季檸檬等果樹。

 

自學果園管理與堅持非化學農藥防治
    無花果為多年生桑科,喜溫暖乾燥、日照充足,土壤排水良好,隱頭花序是最重要的特徵,花朵生於空膨的花托內,外觀是果實狀,卻不見花,也是果樹名稱的由來。屬外來種,原產地中東、地中海一帶,果苗從施種到果實熟成,生育期約3個月,冬季的果實尤佳。問李醫師如何習得農業知識?他簡潔的回答:「網路」!我和共同參訪的夥伴們都一陣驚愕!鮮少農家是完全自學,冒險與實驗精神令人豎指讚嘆!
    初心就是要以非化學農藥防治管理,首當其衝的難題就是病蟲害,粉蝨、介殼蟲和薊馬的防治,園內掛置黃色黏紙誘捕,兼用橘精和苦楝油精驅蟲,病蟲災害最嚴重時,也嘗試生物防治,以蟲治蟲,放養「草苓」幼卵,二週後成蟲,即是這些病蟲的天敵,抵制成效良好。
    果園的整地套用蔬菜溝畦,以利排水,五月剪枝,整株留5至7個枝幹,便休耕至10月份,期間仍要不間斷的剪除徒長枝。剪落的枝幹用碎木機處理後,自製堆肥廚餘,化作有機質基肥,自製發酵的液肥,施灌水肥,循環再生。現在也自行培育樹苗,利用樹苗高壓法育養新苗。

清甜糯香人生好滋味
    無花果鮮果富含醣類、果酸、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又有「生命之果」的美譽,果實顏色由青綠,熟成後轉紅褐色或深紫,可摘採的熟度以輕觸手感來判斷,除了鮮食,也可燉雞湯和煮粥。無花果實不耐放,只能直接配銷給購買者,女兒負責網路行銷與客源訂購,女婿專職採收理貨,除一般民眾購買外,蛋糕業與餐飲業為大宗客源,無花果蛋糕、沙拉盤或湯品皆是頂級食材。
    果園內栽種的無花果,清雅鮮甜、軟滑糯香,口感與滋味獨具風格,食後餘韻無窮,因此消費者回購率甚高。李醫師回憶,從小就跟著母親種田,但高中時她就離開,透過種植的過程,好似和母親有了難以言喻的連結,一份懷恩,藉著親觸土香草香的美好時光,穿越思念,擁抱生命的花果,成就樂甜人生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