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交流道

【381期】專題式學習PBL:Project-Based Learning

作者:江明志◎本會董事

初探「專題式學習」因緣來自於研華文教基金會與新港文教基金會在今年合作的一個專案,在基金會老朋友——米君儒老師( 現任研華文教基金會總監) 的協助下,以「研華ACT夢想家」的活動模式, 基於聯合國「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相關主題,在新港展開以「專題式學習」模式的文教活動。引導孩子透過創意與合作,從行動中深度學習永續意識;鼓勵孩子向真實世界學習,合作去完成一件利他的計畫。
專題式學習的精神為透過學生面對真實的世界,以身旁周遭所發現的問題,來由學生自己提出要探討的主題,思考/ 討論發展可能的解決方案。從過程中獲取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教育方式。有幾個主要的精神: 一個真實世界的問題;需要持續的探索;能產出解決方案與行動方案以及開放結局,不是非黑即白的固定答案比如:有機農業在新港的生態圈發展,精緻農業中發展生物多樣性, 媽祖文創, 銀髮樂活等都是可作為在地專題式學習的題目。
接觸到「專題式學習」方法論後,也上網學習,發覺在自己日常企業工作中,每天採用的都是專案式學習法來尋找工作上的突破與發展。比如在探索一個事業發展的企劃,審視現況,提出策劃方案,經過審慎評估討論後,形成決策並設定策略行動(Key StrategicActions),組織各方面資源付諸執行。同理也應用在人才培訓上,最有效的不是在外部尋找專業培訓課程,而是以同仁工作上實際的議題,透過跨功能小組的討論,尋求突破方案,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提出的方案一定要轉換為真正的行動方案,在實作中不斷地因應各種變化做調整,朝令夕改在企業運營中是司空見慣的。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在相關活動中給予的指導:PBL 模式是透過引導孩子培養問題意識,思考、討論並解決生活中觀察到的種種問題,這種從思考到行動的能力,是孩子未來進入社會後能否持續成長和創新的重要關鍵:「傳統知識性的傳授課程,無法養成人才的ACT 核心能力。所謂ACT 指的是『Action 行動』、『Creativity 創新』及『Teamwork 團隊合作』。
學習方法是多元的,有知識專業學習( 如數學/ 物理等基礎知識),有問題解決學習( 如管理學院的企管課程),專案式學習是一種開放式,主動式的教育方式。期待這次基金會的活動,可以帶給同學們不同的思考方式,結合永續議題,培養我們下一代對環境、社會、人文的關注,並將專案式學習的方法應用到未來的生活與工作中,人生會更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