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376期】孩子們的小小成長

作者:江沛珊◎本會輔導員

的活動,長時間的陪伴也讓我們更了解孩子們的樣子。
小豪(化名)因為過動常常在上課時坐不住,需要藥物的幫助才能讓他專心上課,調皮搗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專心在老師的課堂之中,與小豪聊天的過程中,他說站著可以讓自己過動的狀況減少,所以希望可以站著寫作業或是參與課程,之後活動中他覺得自己無法專心就會自動站起來,並向老師說明原因。中年級的他在活動中也喜歡捉弄他人,但漸漸地發現他也會照顧低年級的孩子,擔心在活動中,低年級的孩子因為不注意而受傷,小小聲地詢問:「嘿~你還好嗎?需要我幫忙嗎?」在一旁的老師聽見這樣的成長相當的感動。
小佩(化名)是團體裡的大孩子,常常看似放空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像周遭的事物對他來說不重要,絲毫不願去關心,總是戴著耳機聽著屬於自己的聲音,活動過程中老師通常都會擔心戴著耳機的他,會不會沒注意到該注意的事項,會不會在進行操作時不理解,但在參與營隊活動中,他卻是默默地扮演照顧小小孩的角色,在寒假營隊體驗水彈槍的活動中,協助教導不太會使用機槍的國小孩子,幫忙填充彈夾並協助裝好,讓國小的孩子相當的開心,原來在一起相處的時候他們都漸漸地在成長。
這學期在據點上課的時候,相信工程的大家長-陳錦煌醫師也常常抽空到據點看看孩子們,他說:「希望可以照顧到新港所有的孩子,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每當陳醫師來到據點,孩子們便會大聲的向陳醫師打招呼,甚至邀請陳醫師一起參與遊戲,彼此之間還討論說:「我感冒就會去找陳醫師看診」大聲的跟其他人分享。這學期據點增加了許多新加入的孩子,國小新加入的小小孩沒見過陳醫師,在前幾次看見都是小小聲的問好,怯生生地看著眼前這位爺爺,而大孩子便會介紹:「他是陳醫師喔!可以大聲跟他說您好, 也可以跟他一起玩喔!」之後就變成大家一起大聲地向陳醫師問好,在互相陪伴下學會了禮貌,而且是孩子們之間互相的學習,這也許就是相信工程中所希望的「陪伴是最好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