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時代演變及社會關注的議題,相信工程的課程也順應時勢有階段性的調整。
早期相信工程以「陪伴」內涵發展出的課程方向,以在團體輔導及圓夢計畫為主,課業個別指導為輔,帶領小孩從心理更加認識自我,成效雖難以在當下量化,但是長久看來,確實對孩子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後因社會潮流變化快速,單親和主要照顧者失能的家庭愈來愈多,我們觀察到孩子自我照顧能力的培養迫在眉睫,課程設計為因應這樣的趨勢而愈趨多元。除了過去圓夢計畫及心理輔導課程仍持續進行外,我們逐項加入了家事、烹飪、網路安全、益智桌遊……。我們期許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能讓孩子培養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
早期相信工程的課程多和在地大學生合作,除了課程設計能讓大學生有陪伴孩子及實際參與經驗之外,更有社區想培植在地青年的用心,那段時間據點裡充滿了青春氣息。
但漸漸地,我們也發現到因為大學生每學期汰換頻繁,造成孩子們必須不斷經歷適應新輔導員,於是,我們又做出了相對應的改變,如今每個據點裡都有專職的輔導員,更具專業及系統地和孩子建立關係、服務個案及家庭。基金會也提供輔導員們相關成長課程,透過不斷地進修,精進自己的能力,使相信工程的人員配置也更臻成熟。
一路見證相信工程課程改變的,是陪伴孩子體能課程的林仲威老師。從早期單一據點形式,到如今四個國小據點都有仲威老師帶領學生打籃球、玩體能活動的身影,仲威老師一路陪伴,是相信工程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及見證者。
一路走來,我們一直在調整步伐,只為帶領著孩子們一起走向更好的道路。相信工程,過往至今,不只是互相陪伴,更是一起創造出屬於我們新港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