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遠/本會義工
一年,三百六十多個日子,在進入十二月時便也宣布了尾聲,農人們一整年的辛勞,終於得以在歲末之際休養生息;豐收黃澄的米糧,是眾神萬物的眷顧,搗米揉麵,獻滿席虔誠,焚香祝禱,祈平安順遂,敬天,也謝地。適逢基金會滿三十週年,活動大小不斷,忙忙碌碌,轉眼迎來了今年度的最後一個活動──「新港四季風‧平安來過冬」!信仰,在這個看天吃飯的農業小鎮有著濃到化不開的依賴,每一次的豐收,那便是神明有保庇,於是,不同於其他季節的市集,藉著這個時節,眾人一同「謝平安」。
一早,新港奉天宮廟口人聲鼎沸,百年北管樂團舞鳳軒作前導,新港國小小北管樂團隨後,兩代樂音鑼鼓聲起,鬧熱喧騰;精神抖擻的古民國小宋江陣同學們、花俏打扮的咬仔竹社區阿公阿嬤們,也一同恭迎水官大帝、四街祖媽登轎,千順將軍威武邁開步伐、金慶昌轎班會成員承擔護送,我們用文化陣頭踩街、藝術儀式迎神!同時間,鐵路公園的現場,大小義工們穿梭各處、近七十攤各具特色的攤商也熱情共襄盛舉,儘管有的不遠千里;大夥搬運器具、準備食材、布置攤子、維護整潔,早已忙得不亦樂乎,待媽祖婆聖駕光臨,活動便要熱鬧登場。
一路,踩街隊伍如嘉年華般浩浩蕩蕩來到鐵路公園的現場,眾人雙手合十恭請神尊登上行台,簡單卻不失隆重的安座儀式隨即進行,抬頭仰望,一拜謝天;雙手觸地,二拜謝地;合十鞠躬,三拜眾神。在莊嚴肅穆的媽祖行台前,是新港獨有的「平安穗道」,而這麼重要的「工程」,需要動員義工大小們在活動前一天開始搭建。首先是向林清岩老師傅學習古法搭建的雙合寮仔骨架,竹片、竹竿都得細心削刨,搭起竹架才能彼此完美契合,象徵義工們的同心協力;內外掛滿的稻穗是自然農法栽種的自然米,必須活動前才收割,象徵豐收、穗穗平安;結實纍纍的花生,象徵長生、好事會發生;披上整株的甘蔗表示有頭有尾、甜甜蜜蜜,而一穗穗的玉米則代表多子多孫,出入口掛上大紅喜氣的彩球、菜頭跟鳳梨更可帶來好彩頭、好運旺旺來;從無到有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義工們分工合作、細心處理,成就最具獨特性標的物。活動當天吸引許多民眾掛上祈福卡,摘取稻穗、花生,再與奉天宮香火一同放進紅包袋,鑽過平安穗道來到媽祖行台前祈願。供桌上擺滿各式供品,尤其是義工們特別準備紅龜、發粿、壽桃、麵線、米香、平安圓等「六喜」迎賓,慈悲的媽祖婆用著關愛的眼神看顧著每個虔誠的面孔,諦聽著芸芸眾生的祈求。這是感恩的時刻,亦是慶祝的時刻,歲歲平安。
這天,和煦的陽光與涼爽的清風必是眾神再給的恩賜,賜予小鎮居民的良善、賜予敬天謝地的淳樸;人來人往,有的駐足停留,有的隨意漫步,用心的攤商,用良心的產品在市集結交朋友,努力的社區居民、學校師生用活力在舞台上展現自我,信仰與日常,不正構成最美的風景。謝,一年的庇佑;謝,一年的美好;謝,一年的時時刻刻。北風開始呼嘯,我們,平安來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