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世紀回眸

【269期】新港百年建醮溯源 ( 三 )

作者:陳素雲 ◎本刊編輯委員

慶成醮
慶成醮顧名思義,乃是慶祝建築物落成而舉行的醮典,一般以慶祝寺廟落成最為普遍,除了全新的建築物落成,舊建築物破損後重修完成;或者新加蓋一部分,也都可以建醮以誌慶祝。
新港奉天宮歷經日明治卅七、卅九年(1904、1906)芮氏地震規模6.1、7.1級的兩次大地震,前殿全倒,僅餘神龕與日月門(龍門)仍屹立不倒。為了維護新港人的信仰中心不致傾圮,於明治四十年(1907)開始重修宮宇,直到大正六年(1917),奉天宮才重修完成,嶄新廟貌更勝從前,雕龍畫棟,錯采鏤金。
新港奉天宮落成及舉行慶成醮的相關報導,見於當時台灣銷路最廣的《臺灣日日新報》至少有八則之多。分別為大正六年10月23日、11月18日、12月2日;大正七年1月11、14、17、23、24 日。早在大正六年10月23日,該報即預告慶成醮的大略內涵及規模:將迎島內各媽祖與嘉義官紳與會;並舉行古玩展覽會、菊花比賽、十三音、南北管、獅陣競技會等。11月18日該報再刊載奉天宮舉行媽祖大祭的時程,並預告「其計劃非常之大,務使屆時中南部人士,必為之大吸收云。」
時任嘉義廳參事的林維朝,為了慶祝奉天宮重修落成的慶典,發出<新港奉天宮落成徵詩啟>,啟事於大正六年12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登出,廣邀島內詩人,各揮絢麗的如椽詩筆,描繪奉天宮典麗軒昂之美,由左詞宗南社社長趙雲石、右詞宗瀛社魏清德(前臺大醫學院院長魏火曜之父)評選20名,得獎作品前十名,登載在《臺灣日日新報》大正七年1月17日媽祖大祭當天。
而隨著新港奉天宮落成式及媽祖大祭的接近,相關報導更見頻繁。1月11日《臺灣日日新報》刊登奉天宮重建經過及慶成醮之細節:「嘉義新港奉天宮。崇祀大媽。神威赫濯。與北港二媽並稱。廟貌創于嘉慶年間。距今已歷百年。明治三十九年。嘉義大震。殿宇崩塌。……俄湊五萬圓。興工修葺。客秋甫就。經營十載。規模大備。金碧交輝。涓來十六日安座。舉行大祭。十七日恭祀天…十八、九兩日。神輿遶境。彩閣數十。街之代表林維朝氏。徵詩紀祝。有子弟班、十三腔、南北管、獅陣、自轉車競走、撞球競技、長途競走、賽菊。以添熱鬧。…落成典禮。欲請島內各媽祖。暨嘉義官紳與祭。屆時香車寶馬。當有空前熱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