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世紀回眸

【254期】搶救一間新港古廟―南港村大崙王爺廟

作者:吳俊謀 ◎本會義工團團長

新港鄉南港村大崙聚落位於北港溪南岸,為清代古笨港街近郊的一大聚落,稱為「大崙庄」。
隨著笨港街的發展, 大崙庄在清朝時期人口曾達千餘人, 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之亂,大崙庄遭受兵燹波及,人口急遽減少;日治初期,只剩29戶,人口70人,以劉黃吳三姓為主。
大崙王爺廟奉祀池朱李三府千歲,根據日治期間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調查與廟中石香爐推測,其神像約兩百年前,由蔡姓人士從唐山迎奉來台,在道光年間,大崙庄民發起建廟奉祀,再至南鯤鯓代天府分靈迎請李、朱兩府千歲共同奉祀。
大崙王爺廟是以杉木為主體之古建築,廟中石爐及文物皆見證了王爺廟悠久歷史。日明治39年(1906)發生嘉義大地震,王爺廟遭震災圯倒,由庄民熱心募捐百餘元重建。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期間,王爺廟被充做民眾集合所,神像藏入民家奉祀,直到戰後民國34年(1945)才重迎神像回廟。民國44年(1955)庄民發起重修神房並油漆廟貌,總工程費三萬餘元。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廟宇拜亭遭沖損,管理人劉鉗以廟產公金撥支一萬餘元,加以重修成為現在廟貌。
民國73年(1984)庄民黃裕向旅外鄉親及本庄庄民再發起募款,鋪設磨石地板及彩繪門神等,廟貌煥然一新。民國99年(2010)廟體受風雨侵襲剝蝕,管理委員會決議整修,將部分木材抽換及部分重新彩繪。王爺廟年代久遠,建築老舊維修不易,管理委員會曾幾度向王爺請示重建新廟,但王爺皆未允杯;直至民國102年(2013),管理委員會於農曆正月十七日再次向池府千歲擲筊請示,終獲三聖杯允准重建。
年初從網路得知王爺廟將被拆除之訊息,希望這座見證地方發展、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廟能留存下來,留給大崙子孫永恆的記憶。於是利用「新港史蹟導覽解說團」網頁,將王爺廟即將面臨被拆除的訊息傳達出去,讓關心在地文化的民眾可以得知此訊息並分享,激起網友熱烈的響應,也引起相關單位的關心,在南港社區發展協會及相關人士奔走下,管理委員會與大崙庄庄民決議將王爺廟保存下來,決定以搬遷方式完整保存,寺廟主體因以杉木及古法抹土建造,所以工程非常費時耗力。
民國102年10月26日,在全國近千位民眾共同見證下,合力拉起象徵「傳承、傳奇、傳播」麻繩,將斑駁的老廟往東南方遷移10餘公尺,這座百年王爺廟得以永久保留,繼續陪伴南港村大崙社區和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