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過幾天就開始了,怎麼辦,一堆事情還沒處理好?!」這是偏校學童藝術營活動前,我最常說的一句話。以往新港誼都是利用暑假的時間返鄉準備小淘氣夏令營,而今年有了重大的改變,不再是過去三天滿滿的小淘氣行程,而是結合嘉義地檢署緩起訴處分金與青輔會「青年參與社區行動計畫」五天下午的「偏校學童藝術營」,這樣的改變落到了第一次擔任活動總召的我的身上。第一次新港誼跟高校義工配合,第一次接觸了清寒家庭的小朋友,很多很多的第一次,讓我不知所措卻又學到了很多東西。
原本覺得年齡落差、代溝,是新港誼跟高校義工配合的一個隱憂,不過我們多慮了,過去我們總認為高中生想法不切實際、不夠細膩,但經過了這次的磨合後,發現我們想不到點子時,他們會突然蹦出一些想法,是我們從未想過的方向。像這種創新、新奇的思維,的確需要大家勇於提出,才能獲得解答。而在合作的過程中,高校義工也會主動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這也造就了不管營期前或營期中,大家的向心力一直都是連貫的。新港誼學會了如何跟高中生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高校義工也學到了受用的營隊管理跟團隊觀念,這樣的組合無疑是成功的!
小淘氣跟偏校學童藝術營的最大差別,在於對象!小淘氣招生對象主要是新港國小跟文昌國小的學童,偏校學童藝術營則是招收古民國小跟復興國小的學童。因為新港街面各校的學童,會有較多的資源投注在他們身上,相對的,偏校的資源就沒有這麼的豐富,所以這次暑假,就把資源帶進古民跟復興兩所國小,讓我們也能為偏校的學弟妹們服務。活動總召的職務大部分是在集合整隊,對我而言,五天下來很明顯地感受到,小朋友的好動程度差很多,小淘氣的小朋友比較容易聽話,一句話說一次他就懂得去做,但偏校的小朋友就好動許多,要軟硬皆施,用心搏感情,他們才會配合你一下,真的不知道是該哭還該笑呢!
感動是一定有的!最後一天晚會的感性時間,看到小朋友此起彼落的哭泣聲,我相信,這樣的形式,這樣的努力,依舊能夠感動大家的心。而工作人員也興奮的為這次活動落幕落下了淚,一次的結束不代表永久的結束,新港誼跟高校義工這次和樂融融的磨合,每天早忙到晚,但只要看到小朋友的一個笑容、一聲謝謝,我們就倦意全消。感動來自於活動過程中的合作,有施才有得,因為我們愛新港,所以活動會一直持續下去,讓十年後的他們,也能為新港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