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活動花絮

【202期】今年,「快樂」不一樣 關於快樂夏令營

作者:整理 本刊編輯室

王文瑜/本會執行企劃專員
這群與我一起奮鬥的熱血「高校義工」平均年齡17歲。
通常在這個年紀的孩子們思想與觀念都是叛逆、愛玩、衝動的,可愛的他們居然為了新港社區的弱勢族群學童,願意犧牲自己假日時間為社區付出更多的愛心與力量,這是現今社會非常難得的。
活動前夕,他們到了古民國小實地跑了六天活動的流程與場地佈置,還第一次學怎麼搭營火,確認所有的物品與流程之後,每位孩子們都忙的灰頭土臉汗水淋漓,看著他們的燦爛的笑容與努力的身影,突然覺得自己能認識到這群義工,能為這些弱勢的孩子們做點事,就覺得很欣慰,很充實。
辛苦六天的活動,大家臉上都掛著淚水與感動,營火晚會當天也得到許多家長的讚許,感謝家長們給予基金會與義工們的支持與信任,也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與鼓勵,這個活動才能如此成功,看著你們的小寶貝們臉上掛著笑容,每天開心的來參加夏令營也是我們所期望的。
最後,整個活動成功最大的幕後推手是由嘉義地檢署緩起訴補助金款項讓基金會辦理本次活動,古民國小郭坤池校長與全體師長的支持與場地的租借,還有台塑企業嘉義廠的交通車及新港美綺麵包坊老闆娘每天所提供的麵包,也感謝本會新港大專聯誼會義工的幫忙,因為有你們才能讓新港的孩子們度過快樂的暑假,謝謝你們!

蘇品倩/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生、本會暑期實習生
與「快樂夏令營」的小學員相處過程更是參與該活動的一大收穫。在夏令營中的小學員們大多是單親或家庭生活並不富足的小孩,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因為家人忙碌工作、隔代教養、單親或是教育資源短缺等原因,使得他們未能像一般孩子擁有足夠的關懷及照顧,這些不足,使得孩子們在教育甚或人際關係有所態度與價值觀上的偏差,是故,與其相處必須付出更多的耐心,更需要學習該如何與這些孩子相處的技巧。
在參與夏令營的過程中發現,每一位孩子都是獨特的,而這也是他們美麗和珍貴之處,與其說幫助他們學習、生活,倒不如說是他們讓我學習到應該以不同的心態,不一樣的角度,去發掘各式各樣的人性之美;如果我們以所謂的社會規範來限定每位孩子的成長軌跡,那是最不佳的方式,也將抹滅掉孩子更多的學習潛能。

林雨璇/本會高校義工
為期六天的「快樂夏令營」,從初次見面的生澀,看著孩子們跳著「撐腰」(音樂歌名)時的扭跳可愛模樣,參與有獎徵答的踴躍,大地闖關遊戲的樂趣,製作馬賽克時的專著,營火晚會熱情歡樂的氣氛,到相聚的最後一日的不捨與傷感。 我們共同永僅僅是與小朋友相處的獨特回憶,還有義工們一起為活動付出的幹勁及熱忱。 身體雖然疲累,心卻是充實的。
「嗨!我好想念你們。」是歸於平靜幾天後,無意間在網路上收到小朋友所留給我們意外又驚喜的訊息,那六天的情景不由主的浮上了腦海,平復的心隨著激起了陣陣漣漪,那群可愛的孩子認真唱著「小圈圈」(音樂歌名)時的稚氣歌聲,似乎仍在耳邊繚繞著…。

殷偉翔/本會高校義工
活動前的預期和實際執行情形並不一樣,夏令營開始後,我們面對到原先沒有考慮到的問題,但彼此同心協力一個一個克服,而在與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們鄉五中,發現有很多小朋友非常懂事又乖巧,像是某位單親的小朋友每天下課回家除了照顧兩個妹妹之外還要煮飯給家人吃,這真是令人對他又心疼又敬佩,在這六天中,我很開心能有機會參加這次的夏令營,從中讓我獲得了不少經驗及得到成長,讓我獲益良多。 

陳欣/本會高校義工
整個活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是活動前夕大家一起到古民國小跑流程,每個人不辭辛苦的一再討論內容、講課程,還一起將所有環境整潔了,有許多完美的結果都是由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完成。我們這群高校義工成員,就像是個大家庭一樣,也因這次夏令營的活動讓彼此間的感情變的更好,那些天大家一起相處的日子,直到現在都無法忘懷。希望明年這個時候,大家能夠再次相聚一起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