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四季風

【349期】好願年年——平安來過冬側記

作者:林秀英◎本會編輯委員

準備好平安來過冬
歲末到來,古時農民暫告忙碌的一年,冬藏,休養生息,同時禮敬諸神萬物,透過儀式、祈禱、慶典,或者謝平安。這疫年,日常與人際總讓人期待又憂慮,集會或展演並不容易。基金會的秘書們為祈求活動當天,天氣晴朗與進行順利,大家發願齋戒,深感誠摯用心。活動前一天大清早,義工團團長帶領青年義工,到農田挖掘123支甘蔗和1200束的稻穗,綁束60束稻草捆、60株玉米和200束的花生,結合蘿蔔和鳳梨,在民俗表演場搭建平安隧道,象徵有頭有尾、豐收年、歲歲平安、長壽、好彩頭和旺旺來。
12月5日上午, 恭迎新港奉天宮四街祖媽安座後,在同仁堂國術獅藝館鑼鼓喧天、精湛的弄獅藝陣中揭開表演序幕,該團對推廣舞獅薪傳不遺餘力,平日勤練功夫身段,更模擬微妙的舞獅神態,獨領風潮。傳統在融入新世代中,不再墨守,而是講究屬於各自世代的使命和新藝,表演團體T.S.D鐵四帝亦是,將廟宇家將文化融入街舞藝術,帶動文藝創新,甚至吸引國際間的關注,重振台灣民俗文化。
古民國小的宋江陣和新港國小的小北管,師生在課業之餘,還要把握時間習演傳統技藝,著實不易,深深感佩校方與家長的努力,在傳藝文化中,願我們能不吝掌聲和認同。

我們的市集很不一樣
冬日暖陽裡的市集,就像露天的百貨公司,不同於市場、別於夜市,比網路商城更有溫度,更不必耗電吹冷氣、搭電梯,攤商對商品食材的嚴謹與吃法創新,各擁忠實的饕客,各式木、銀、布織、珠石、手編等工藝,也讓市集的本身就是藝術展覽場,不少攤商在上午就完售。一整天下來,看表演、報名體驗和逛市集的人潮,源源不絕。
體驗攤區域更是笑聲不斷,父母帶孩子,也有祖孫同行,報名體驗搓湯圓,紅火龍果、黃南瓜、綠抹茶、黑竹炭和原味白,大小朋友盡情的變化湯圓單調的樣貌,純糯米的粿粹,天然色料,現搓、現煮也現吃。龍鬚糖的製作也是精彩,在白色的粉堆裡,尋找另一種浪漫,負責的兩姊妹,盡心的教導,拉絲成功的龍鬚糖是均勻細長,入口即化不黏牙。繡球花的紮綁,由本會義工前往裕芳布莊學習,當天,老闆娘和她的女兒更是慎重地蒞臨現場,親自指導,一條紅布綁成一朵繡球花,時間和耐心成就了傳統細緻的美。
此次,正藝霞歌劇團除了體驗裝扮,更邀請裝扮的民眾上台合演,歡樂過戲癮,讓台上台下都開心滿足。集點消費,滿額可參加平安龜、三官燈和學霸杯的博杯大賽,現場熱鬧而莊嚴,也在四街祖媽的見證下,誠心合十祈願,寫祈福卡、過平安隧道,而鄉親們最盼望品嘗的平安圓,今年則以領取平安米代替,延續對鄉親的祝福。
笑聲和掌聲都是非賣品,花錢買不到,孩童天真的笑顏,就是電熱四射的小太陽,家長也歡欣,許多家庭三代同遊,親友或親子共樂,基金會長期在地深耕,厚植的觀眾與消費群不斷增加,舊雨新知,感受新港的活力與美好,不必到遠方。本會感謝再感謝,也是努力再努力的動力,願來年,大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