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好農・好食在新港

【325期】無毒芭樂職人林智源 用智慧呵護好品質

作者:王筱雲◎本刊編輯委員

海瀛農場的特色產品-芭樂
隱身於海瀛村的田間小路,忙碌的集貨場內,貨車進出頻繁,這裡沒有公司行號,也沒有招牌,前後都是芭樂田,這裡就是海瀛農場。
林智源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海瀛村人,從事農耕20年,行事風格低調,不喜歡出名,很多單位要來採訪都遭拒絕,也從來沒有想要掛招牌。他說,東西品質好,客人自然會找上門。
曾經嘗試種植有機芭樂,但是外表真的不被市場接受,所以轉型較友善種植模式,採用最少的農藥與化肥,兼施有機肥與自然管理模式,在確保品質與採收數量的情況下,取得最佳平衡,如此的種植模式,雖然成本很高,但他很樂意。因經營的果園面積廣闊,所以請了十幾位員工協助,並與多位農友合作。

用實驗與智慧 種出無毒芭樂
林先生很有實驗精神,新品種一出來,他就會少量試種,觀察研究其生長、產量、病蟲害等問題,再決定是否大面積栽種,所以目前園裡種植的芭樂品項有十幾種,珍珠和紅心芭樂是主力產品。他提到,園中還有一款非洲品種的紅寶石芭樂,質地清脆,喉韻回甘,非常好吃,但是果實結果率低,雨後容易落果、腐爛,農場也有栽種,但數量較少。
林先生積極投入芭樂的種植研究,中興大學與多家的生技公司常找他配合,他會撥出部分園區,提供實驗,找出芭樂生長最需要的營養素與抗病良方,「研究單位要參數,我要技術,各取所需」,林先生如是說,從中獲取寶貴的經驗,精進自己的栽培技術。
林智源會跟大廠購買肥料,自行調配比例,提供高營養的微量元素給植株生長所需,長得健康的植物本身就有能力解毒,所以當有病蟲害時,觸殺型的藥物,能瞬間殺蟲,卻不會殘留。他分享一個秘訣,微量元素能讓果實因冷藏而後熟,是水果好吃的重要因素。他不用坊間系統型的藥物,因為容易殘留,農場的芭樂有固定配合的盤商在收購,或外銷新加坡、香港、大陸,每次抽驗,始終都是符合台灣高規格的檢驗標準,甚至零檢出,所以敢自稱無毒芭樂。他獨門的know how,栽培出好品質的芭樂,培養一批忠實的顧客,堪稱芭樂職人。

用認真呵護 種出好品質
他說,要常與植物對話,呵護它,才能立即發現問題,生病了?缺肥了?缺水了?立即給予正確處方,預防性診治,不要等問題大爆發就來不及了。所以每天透早就出門,中午、晚上都在巡田,難怪他的芭樂長得非常茂盛。
田間,採用草生栽培的模式,雨季來臨前施一次不會殘留藥物的除草劑,其他時段,就靠人工除草,田間非常整潔,滿園翠綠;雨季時,會施自己調配的化肥,透過雨水,讓植物快速吸收;9月過後,會施大量有機質肥料,慢慢釋出養分,以補化肥不足之處,同時,有機肥料中,有各種微生物,以菌制菌,有減低病蟲害的效果;同時,適時的修枝,調節產季,讓整年都有芭樂可以採收。這樣的種植成本比較高,獲利相對少,林先生笑說,別人在開賓士車,他還在緩步成長中。

用不藏私精神 提攜後進 
古道熱腸,有技術、不藏私的林智源評估,六分的土地,一年淨盈餘60萬以上,只要能種出好芭樂,銷售就沒問題,他很樂意協助想參與種植的農友,沒經驗沒關係,他願意傾囊相授,傳授技術,大家一起來打拼,只要肯努力,不怕沒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