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而驚喜
今年的義工家庭日選在9月7日熱鬧舉辦,籌劃期間基金會義工們、秘書處不時召開協調會議,從日期的敲定、地點的商榷到活動內容的呈現,無設限給這群年輕人去激發創想,不受往年成功的侷限,更能激盪出超越想像的奇艷火花。基金會就是一個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充滿希望的平台。創會之初單純的希望「新港的孩子不要變壞」,到現在相信「新港的孩子會一代比一代更優秀」激發鼓勵青年義工充滿活潑能量的創新。義工日的活動內容總是神秘而驚喜,讓大家充滿期待,我也是當場才知道秘書處的成員角色大反串,將「內山」姑娘要出嫁,改演成「內傷」姑娘要出嫁,內容結合灰姑娘等故事情節,不拘泥而揮灑自若,畢竟是青春本該無敵啊!讓我更感動的「年輕人」活動進行中都儘量使用「台灣話」融入闖關遊戲,雖然有人說來些許生澀緩慢,有的人則說來通順滑溜,趣味橫生。各組義工間趣味競賽,並以不同的「加菜」方式獎勵參賽隊伍,連旁邊的啦啦隊都笑開懷,又是一次充滿創意且溫馨歡樂的義工交流活動。
本是大家庭
10月17日是基金會成立滿32週年的日子,心中充滿感謝與感恩,自去年3月就任以來,轉眼間已經過了一年半,因有全體義工的支持及秘書處的努力,各項會務的推動尚稱順利,感佩前輩們過去的艱辛努力,感謝年輕一代願意承擔,傳承的過程中,年輕一輩對長者敬重有加,資深義工毫不保留的指導。青銀代代相傳共和共創,再次印證「基金會大家庭」的溫馨。今年在中秋節前特別規劃將農作產物,搭配新港好物組成「新港好生活」禮盒,提供給大家選購,得到許多鄉親好友的支持與好評。我們樂意聆聽各方給予的意見,您的鼓勵將成為基金會進步的動力。
老吾老,談夢與圓滿
8月份新港別墅讀書會,由陳瑞豪同學導讀《少年日記》並邀請作者蔡玉村教導、編譯張良澤教授以及校對蔡瑞妙老師(本會董事)參與分享。高齡96歲的蔡教導身體仍硬朗,思緒清晰,談起往事條理分明;張教授口吻風趣,熱愛新港許多的人、事、物;蔡瑞妙老師談到對家族脈絡與家鄉親友關係的興趣及奇妙旅程的感受,真情流露,令人動容。書中是蔡玉村教導的少年求學時期日記,真實記錄青春時期、求學、生活背景與愛慕,有別於官方版的制式,該書已經吸引多位日本學者對當時臺灣庶民生活的探求與訪談。我也從書中內容裡觸及許多故鄉前輩年輕時生活片段,從老照片中也發現前輩們的年輕身影,更覺時間之流逝與愛要及時把握。
擁抱美好的因緣
多年前,「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受邀至新港藝術高中演出,感謝陳醫師的介紹而認識當時的團長黃素真女士,拉開了在新港國小第一場「音樂營」的序幕。繼任劉玄詠團長持續的鼎力相助,在每年寒暑假期間辦理活動 ,連續至今已十場次(每場三天),指導老師可都全是樂團各聲部的首席老師,嘉惠無數新港國小學生及社區青少年,撒下音樂種子,串起更多的美好。感動於善的循環不斷,美好因緣的層層疊疊。走訪世界各地,還是覺得新港最美,鄉親最友善,新港到處都可以是舞台,即便是一個人出發,路上也絕對不會是獨行者。人,就是力量,就是最美好的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