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新港

【317期】媽祖庇佑 美好新港

作者:陳政鴻◎本會董事長

大甲媽祖新港遶境進香今年已邁入第32年,除了感恩之外也有一些察覺,後續與大家分享。每當大甲媽祖來新港的前夕,基金會環保綠化組義工會先將中正路清掃,以淨路虔敬之心,準備恭迎媽祖聖駕,這是基金會推動的「淨港計畫」的「前奏」,已經持續第30年了。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香燭、金紙與鞭炮逐年減量,鄉公所清潔隊定點設置大型垃圾桶,也大幅減少群眾隨意丟棄垃圾,但部份臨時攤販與消費者製造的「非祭祀用」的垃圾反而增多,成為更棘手的新問題,該如何「約束」這些銷售端與消費端,亟待與公部門共同集思檢討,以尋求「有效解決方案」。
媽祖回鑾的神轎吉時起駕,在夜幕襯托之下更顯金光熠熠,鎂光燈打亮聚焦,簇擁而至的人群更是喧鬧;而在另一邊的黑暗街道中,基金會的夥伴們與載滿清掃工具的「戰車」,已悄悄地往陳錦煌診所前集合,多年來陳錦煌醫師、林嚴山財務長等義工們熟悉的身影,並肩打掃炮屑,掛著口罩靜默在人群中聽哨音前進,少抱怨多做事,每次彎腰清掃內心自然油生諸多體會,義工們歡喜合力的付出,
更是讓我感佩在心!掃到十八崁(媽祖大樓對面)處,看見大群的民眾聚集,原來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也在群眾熱情的簇擁中前行, 經過我們的「淨港」隊伍時,與我擦身的一位秘書認出我來,只見他略顯驚訝的語氣說:「董事長!你怎麼也在掃地?」,那位秘書連忙轉頭向柯市長說:「是基金會董事長耶!」柯市長也露詫異的表情,我回答「陳醫師」也在打掃隊伍中!回想起這段小插曲,難忘柯市長吃驚的神情。
送大甲媽祖鑾轎出城門後,整個「淨港計畫」才算告一段落。回程途中,「鄉味餐廳」的老闆黃文祈賢伉儷與庶務組文夏等夥伴們,如往年貼心的準備了兩大「腳桶」的「鹹粥」,與超甜、超厚片的大西瓜慰勞義工們,大家深夜一起站在街頭吃著熱騰騰的「宵夜」,雖然全身髒污些許疲累,但「內心」充滿了歡喜與感恩!吃過文祈師特別料理的「鹹粥」,才算大功告成,也成為多年來「淨港」任務的一環!大家呷飽呷感情,簡單又重情義,互相成就與圓滿,內心感動很深,難以言表。
民國102年起,基金會與「大地工作坊」「徐太郎」先生合作,在新港客廳前成立「環保惜福供餐處」,今年還特別印製七字言的布條,希望將供餐理念以圖文呈現,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本會提供座椅用餐、推動健康素食、使用環保餐具,響應無剩食零廚餘,食用後的西瓜皮及廚餘回收到1/2自然農場,製作「堆肥」循環再利用。每年也積極鼓勵香客們自備餐具,一來屬於「個人專用」乾淨衛生,二來減輕「洗碗」人力負擔及水耗,這才是我認為的真環保。接連兩天的供餐處,由義工們輪值分工排班,特別感謝「吳鳳科技大學」「蘇銘宏」校長也是本會董事,每年都鼓勵該校學生積極參與「淨港與供餐」計畫。感謝「型男主廚」文祈師,在牛車上神奇的烹飪出供「數千人」食用的美味佳餚。一年一會的宗教盛事,在全體義工及「發心」參與的群眾共同努力下,成就圓滿!彼此厚植更深情感,讓我們知福惜福,更懂得造福。
完成此文時,基金會前往一年半前與新港締結為「友好城市」的飛驒市,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古川祭」!不到幾天,有幸接連「身歷其境」兩場同為「世界級」的「宗教盛事」,可親身體驗其差異性,後續再向大家報告。溫馨五月衷心獻上朵朵「康乃馨」,祈願大甲媽祖及新港媽祖,同時庇佑全天下的媽媽們「天天開心、時時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