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現代化的不斷求新求變,講究效益、金錢,注重享樂、消耗身體,缺乏細節、流失文化底蘊等。追求日新月異的技術和精進的經濟生活的同時,是否有帶來更優質的幸福?相對地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與危機,進而開始反思現代性的衝擊,從古老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重新賦予了新的意義與價值,而我們是否同時具有新的思維與覺醒。現代生活節奏如此快速,更需要一塊留白的空間,給予心靈以棲息之所,在文化交流與對話中消解內心的疲憊。
在參與「習書行履─北港社區大學生活書法班創作聯展」開幕時,走入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進到「黑白世界」,豐富多元的漢字字體,呈現書藝之美。白紙與黑墨,虛與實對比,既簡約又意韻無窮;書法,具有一定內容的相應漢字作為創作素材,書法伴隨漢字而生,發展出篆、隸、行、草、楷書字體;在書法創作中,以大自然的天與地氣,人的雄氣、奇氣、雅氣、秀氣,這些高貴的氣息,轉化成書法的格調,以陽剛之美、陰柔之美、中和之美的藝術風格,賦予書法以時代精神。
「書法」的本質、從內涵與外顯觀之,它是視覺藝術、音樂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融合。中國書法藝術是漢字的藝術造型,線條縈迴如優美舞姿,其意象具詩文之美,能夠啟發人的聯想和想像,其節奏具有音樂美,內在的涵蘊旋律可以舒活心靈。
我認為生活就要像欣賞「黑白相片」一樣細膩精彩,黑白相片突顯攝影者當下想要表現的思惟,當一張照片褪去色彩之後,就只剩下線條、構圖和色階,如何精準抓住觀看者的目光,這是黑白相較於彩色更困難的地方,我們無法用色彩去填補相片的空泛,當脫下光鮮亮麗的糖衣,作品的深度就一覽無遺,好比一杯醇厚的黑咖啡,值得慢慢品味。
生活在這個渾沌的世界,凡事並不總是非黑即白,還是要帶有一點點的灰,一點點的不安分,黑白的世界若是太極的兩端,總會隨著中心不斷的輪轉,不那麼至陰或至陽,而人啊!也總是遵循這個哲理,行履行旅,才會在那麼多不經意中,多了一點點煩憂。有一點點的不確定,心裡的太極也不停歇。
在相信工程的國中課程中,靜心(由林灑津校長帶領)、靜坐(由嚴水養先生引導)課程,已經執行多年,其實要帶領孩子們的是,透過沉澱與轉化,移轉正能量及負能量在心中的糾結,善待自己;太極如天地運行,永不消逝,心中的紛紛擾擾也永不止息,唯有學習如何流轉,轉念,順應自然的法則;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生活的形態,真切的活在生命中。不管世界怎麼變,而人文精神永遠是人類的根,它是人類賴以生生不息的泉源。尤其在這科技、現代化的時代,更需要藝術來填補精神與內在的灰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