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理念
2017年是新港文教基金會創立的第三十週年,此展覽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義工們為觀察對象,透過這一群默默為地方付出的人們的視角,將勞動過程中的身體記憶,與日常生活裡的辛勞、付出和喜樂,轉化為藝術的語彙。藝術家與義工們將一同製作一件件軟性雕塑,串連起新港的過去到現在,「人」與「文化」的生活樣貌。
本展覽「屋內.屋外──庶日光景」將在25號倉庫展出,承接藝術家楊士毅帶領新港義工們的剪紙花作品,我將蒐集剪紙花背後的故事,以聲音和文件紀錄,在現場拼貼出一個從「家(屋內)」延伸到「地方(屋外)」的空間。這樣詩性的抽象空間,和日常生活作對話和連結,串接起生活中那些幽微的喃喃自語和細瑣的日常對話。
展場中的前半段展出一件件新港義工們創作的剪紙花,配合著剪紙花的內容,每一件作品將有其相關聯的聲音記錄(陳述故事的聲音、清掃街道時的聲音、農作時的聲音等等)、影像(義工們蒐藏的關於自己或新港的舊照片)和文字紀錄(日記或口述紀錄)。根據現場展覽空間,選擇某幾則故事,以農用白網布製作為一個個帳篷,並以菸葉剪貼出人、地方與空間的抽象記憶。
展場後半段將呈現我對地方農作的考察,以菸葉為媒材,拼貼出農民生活中農忙與勞動的樣貌。除了捕捉農民勞動的影像之外,也試圖重新建立一個抽象的空間氛圍。
在黃金色菸葉拼貼出的樓房空間中,除了以視覺觀看這些「記憶的剪影」之外,空間中的光影變化和空氣中菸葉發酵的物質氣味(果香),成為嗅覺和身體共同經歷特殊感知。
展覽計劃
此展覽為了呈現新港人日常生活中,對土地和社區的奉獻,特意以視覺裝置,將「遷徙—定居」的概念,與新港從古到今,祖先們遷移、開墾、到定居的地方發展歷史結合。從倉庫入口可見一個一個的帳篷,布幕上貼有人物故事的剪影與志工們製作的剪紙窗花,串連起新港的故事和人們這片土地上日常勞動的風景;接著進入中段的通道,走入展廳後方一棟以菸葉剪影和布幕拉出的屋舍,看見所有辛勤的人們勞動、收穫、歡慶的生活樣貌。
這是新港帶給我的感受,所有人在這片土地上齊心、努力,最後打造出一棟充滿活力、希望與熱情的房子。從屋裡到屋外,樸實動人的生活故事,不斷地發生在新港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