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聞:「最美的風景是人!」
的確,在人生旅途中,讓我感到溫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人。無緣見面的祖父母給我穩健的根,讓我知道我源自何處;來不及相處的父親留下的事蹟,給了我美好的人生目標,明白要往何處伸展;母親不畏艱苦的身教,讓我有包容力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樂觀地與人事物相處,我肯定自己!我是農會蔡太太的女兒,蔡玉棠是我的父親,阮阿公是蔡乾亨……,我是新港人。
退休後,整理新港老家是我的首要工作。逐步親近新港,新港的生活處處令我感動著迷……。104年6月6日,我以兩幅人物畫參加新港書畫會的展覽,開幕茶會那天,畫中人物之一的大伯父〈92歲〉成了會場最佳男主角,鄉親爭相與他和畫合影,熱鬧溫馨的景象是畫題「樂活」的另一番寫照。在快樂的氛圍中,我接受了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醫師的邀請,答應畫一百個新港人,預計在106年的三十週年慶展出。因為我是新港人,所以,自我激勵接受挑戰。但是,畫誰呢?左鄰右舍?政商名流?市井小民?藝文人士?……心想,就畫有緣人吧!於是,在生活走動間,我先用手機記錄有緣相遇的新港人!
有一天,我帶著鈍了的剪刀去找鐵匠賴永和先生,他問我是新港人嗎?我說:「是啊!我的阿伯是蔡玉村……」,感到意外的他隨即問我:「那蔡玉棠?蔡瑞華呢?」我驚訝地回答:「他們是我的父親與大姐!」他驚喜地說:「蔡玉棠是我的音樂老師!蔡瑞華是我的班長!」隨後用低沉的聲音說:「老師出殯那天,班長唸祭父文,哭得很厲害……」我急著問:「您怎麼知道?」他緩緩道:「我在現場啊!我偷偷跑去新港國中〈當年是嘉中的新港分部〉看公祭,回到學校老師沒有處罰我……」。那時候,他不是才小學三年級嗎?!當下,內心的激動難以言語,我們都落淚了。已經過世五十幾年的父親,不只活在我心裡,也鮮活地留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陳玉鶯老師、賴鎮山校長、陳美華老師……,他們提到父親,都會舉起雙手揣摩父親指揮的英姿。
在新港,往往與人談起話來,都可以找到某些關連,不僅溫馨,也充滿驚奇和趣味。日前,到三官粩買東西,有一位帶著口罩的歐巴桑正在和老闆聊天,聽到我祖父的名字即說:「阮二嫂她老爸蔡福把地賣給妳阿公……。啊幫你們起厝ㄟ叫乙師,伊女婿姓林住東頭,阮後生讀地理系有去過他孫子〈台大教授〉的家,講起來,才發覺攏是新港人……我嘛不哉影那ㄟ佳都ㄚ好」哇!第一次見面,竟意外聽到印在祖先戶籍謄本上的陌生名字,連遠在台北的親戚也牽到了……我就像中獎一般,難以置信又雀躍不已。因為,這個大獎蘊藏的正是新港人之間最珍貴的「人情味」!
為了畫新港人,我研讀1995「打開新港人的相簿」與「老鎮新生」;回顧2010「作食人」畫展;並從執行長家瑋先生那裡獲知章永佳2007「紀念被單」資訊。顏新珠女士集結的老照片鮮活了新港家鄉的歷史,打開了相簿也推開我的記憶門,我慢慢連結許多人事物;廖嘉展先生用文字說新港的故事,見許多人奉獻心力在這片土地,守護新港,夢想更美好的新港,在在令我感佩;法籍中國肖像繪畫藝術家楊暉用毛筆單色表現農民、義大利插畫家Stefano Misesti以豐富的色彩記錄旅居新港的所見所聞;章永佳帶一百多位新港人用臉譜圖像刺繡縫製成懷念人情味的被單,紀念已逝的長輩與親友。
外地人如此清晰地描繪新港人,我這個本地人如何是好?
仔細想想,與鄉親互動中,感受到的許多美好,源自過去家人留下的情緣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因此,我試著用繪畫、攝影、裝置當橋樑,接續過去與現在,與鄉親和來賓分享源遠流長的新港情。5月6日至6月25日歡迎大家來新港小旅行,我在25號倉庫規劃了三個景點,路線如下:第一個景點是鄉親臉譜〈繪畫〉、第二站是鄉親的身影〈攝影〉、第三個景點是說不完的故事〈裝置〉。
感謝董事長給我深入新港的功課,謝謝鄉親陪我交作業。許多關心我、鼓勵我、幫助我的親友、師長與學生,我在此一併致謝!祝大家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