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276期】相信。孩子的小改變

作者:孫沐紅 ◎本會輔導員

本學期為了讓相信工程的孩子得到更多元的啟發,除了一般支持性的團輔課程外,也規劃動態的「探索體驗教育」課程,透過童軍繩、球、報紙、寶特瓶、撲克牌等各類媒材的使用,讓學生透過探索體驗,學習分工合作、面對挑戰或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自我態度及提升領導能力,提供孩子心理支持、健康且獨立成長、認識自我、自我分化及自我覺察、潛能開發、提升自我存在價值等。需要關懷的孩子,我們提供每週一次個別輔導的服務,雖然沒有辦法即刻改變孩子們的原生家庭,但是相信工程仍希望透過不同形式的陪伴,讓孩子們看見一線曙光。
相信工程透過輔導、陪伴孩子的過程,我們也聽到了很多令人心疼的故事,有個孩子跟我們分享說:「我的爸爸死掉了,媽媽走了,只剩阿公阿嬤在照顧我,他們對我很好,可是我還是很想念我的爸爸媽媽,我知道,爸爸死掉就不會回來看我了;媽媽雖然沒有死掉,但是,她也沒有回來看過我。同學都有爸爸媽媽可以叫,帶他們去玩,可是我沒有,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有我沒有。有時候,我會想哭,可是不能常常哭,因為阿嬤說,我是男孩子,要勇敢,所以我只能一面流眼淚,一面告訴自己要勇敢。」此時,我們就期望建構一個社區關懷網絡,同村協力,讓孩子可以健康快樂成長。
除了輔導及圓夢課程,定期做家庭訪視,與學校導師保持密切聯繫,是為孩子建立一個守護的社區關懷網絡的基礎;對於弱勢家庭的經濟需求,媒合相關機構,希望提供更多即時的經濟、物資援助,減少家長的經濟壓力;對於有教養需求的家長,我們也提供適切的教養方式及資訊,希望達到有效的親職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是相信工程珍視的寶貝,我們看重他們獨特的特質,也希望藉著許多活動來發掘孩子的潛能,來自於一個結構或功能不健全的家庭,絕不是孩子本身的選擇,但是,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相信工程也願意給予孩子們愛及關懷,希望能慢慢填補他們心裡的空缺及不足,也許我們可以看見孩子的改變有限,相信只要時間夠久,累積每個小改變,就能化為正向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