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好農・好食在新港

【393期】崇尚自然 務實的德國

作者:王筱雲◎本會編輯委員

以自然為本的國度
近幾年有機會進出德國,走在大街上,看來往人群的穿著,極少鮮豔的色彩、時尚的裝扮;餐桌上的食物,多數時候是粗糧麵包、起司,搭配各種冷肉、蔬菜沙拉,偶爾的熱食是義大利麵、披薩或燉肉;社區到處有大小型公園,提供兒童遊樂設施,幾乎都採原木原色建造,沙坑是必備的,也是小朋友的最愛,玩沙吃沙是日常;庶民百姓的住屋,除顏色略有差異,型態變異不大,隱身綠林間,就像一幅畫。
德國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約台灣10倍),人口約8,322萬人,地廣人稀,政府規劃標售的建築用地,基本上面積都很大,除建屋外,其餘都要綠美化,一戶就是一幢森林別墅(都市公寓例外);崇尚自然的國情,讓它保有眾多大大小小的森林綠地,沒有過度開發,空氣品質良好,你可以安心大口呼吸,不用擔心PM2.5;建造馬路還可以特地為樹讓路,為行人與腳踏車留下安全的專用道,一切以愛護自然為本、以人的實用性為出發點。

 

有機農業蓬勃發展
長年以來它是全球第二及歐洲最大的有機消費市場,2023年底統計,有機農業面積接近190萬公頃,佔農地總面積約11.4%。相較之下,臺灣在2023年的有機驗證面積為1.4萬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1.76%,這不僅低於全球 2022年的平均占比2%,也遠低於德國。德國有機農業的蓬勃發展,除了源自民眾對健康追求、重視動物福祉及環境保護的強烈意識外,政府對於有機產業的積極扶持也是重要因素,它不是法令規章,而是一種生活習慣。
當您旅遊歐洲,進入各種超市,可以看見印有星葉標章的有機商品,是歐盟通行的有機標章,Bio是德國官方的有機標章,還有各協會自行創立的有機認證商品,任君選擇。

 

伸手易得的莓果自然農場
夏季德國氣溫10-28度,當然極端氣候下偶而也會爆衝到30幾度,雖然日夜溫差變化極大,但舒適涼爽,基本上家屋都沒有裝設冷氣與電風扇;晚間8-9點日落,清晨5點多日出(緯度高低會有差異)。這樣的溫度如同台灣的初春,草莓豐收的季節,我們到一個大型莓果園農場採草莓,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莓果可以採收,一區一區規劃整齊,留著寬敞的草地通道,便於遊客行走與農場管理;種有草莓、黑莓、藍莓、覆盆莓、櫻桃、蘋果、櫛瓜、蕃茄等,藍莓需要偏酸土質,所以採用盆植較易控制,其餘莓果類樹型小,整齊排列,伸手即可採得;特別的是,大型櫻桃樹和蘋果樹也修剪矮化,果實掛滿枝頭,滿園的綠意與鮮美的果實,讓人都可以輕鬆取得。
入園需收少額費用,果子隨你吃,帶走的論公斤計價,需自備容器,不提供任何一次性包材,看到很多人都是拿家中蔬菜盆就來了,好像自家菜園一樣,完全是德式自然風格,1公斤自採的草莓5歐元,除鮮食外,很多人也會自製果醬,變成餐桌上的佳餚。
農場附設遊樂場,沒有複雜的設施,就是沙坑與簡易原木器材,假日會提供咖啡與水果蛋糕,還有其他小農寄賣的農產品,是全家會重覆到來的休閒場所。這樣的農場我們沿路過來就看到好幾家,有大有小,顯示這樣的經營模式受到肯定。

 

嚴謹務實的德國
國人對德國的印象可能是一板一眼,不苟言笑;但換個角度看,他們生活規律嚴謹,遵守法律,崇尚自然,務實而不浮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