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食農教育

【322期】二分之一的汗水 雙倍的收穫

作者:許容綺◎本會企劃專員

每年的8月,是二分之一農場的大日子。農作組的義工們早在一個多月前,便開始磨刀霍霍,反覆的討論及更新菜單,就是希望將充滿在地特色的料理及源源不絕的熱情傳遞給遠道而來的飛驒朋友們。
台灣嘉義新港與日本飛驒古川的青年插秧交流體驗自2017年開始,今年是第三年。古川來台參訪的行程中,到「1/2自然農場」的插秧體驗,已成為參訪的例行活動。兩個城市其實與水稻都有相當的淵源,新港鄉的水稻因為嘉南大圳豐富的水源灌溉,而成為台灣穀倉;日本數一數二的清酒名產區中,首推「飛驒市」,因為此地寒冷的天氣及乾淨的水源,而生產有名的酒米品種—「飛驒譽」,在釀酒時溫潤的香味四溢,而得到眾人的讚賞。
和往年有些許的不同,這次的農場導覽及解說,全部由新港青年們一手包辦,大家輪流接棒上陣,用英文向日本朋友們介紹關於1/2自然農場「不施化學肥料」、「友善耕作」的理念,並介紹其命名由來,希望能在活化社區的過程中,與義工們分享收穫的喜悅。進行插秧體驗說明時,對於新港青年們是個不小的挑戰,但他們善用教具,並以互動的方式,簡而易懂的講解下田插秧的要領,以及後退前進時,要注意腳下的秧苗等事宜。
盛夏的8月,天氣真的非常炎熱,參與的台日青年頂著烈陽,儘管戴著斗笠,仍然汗流浹背,脖子上那條不斷浸濕的毛巾,幾乎可裝滿好幾個水桶!雖然水田頻頻傳出「あつい(Atsui)」、「好熱!」的嚷嚷,但卻不得不佩服他們在這樣酷暑環境下,短短不到一個半小時的工夫內,秧苗已幾乎整齊插好的高效率。
午餐由農作組義工們運用農場當季種植鮮採的時蔬,準備讓飛驒青年體驗的「包春捲」,此外,義工各家親手準備拿手菜,以「田園辦桌」犒賞飛驒與新港青年在烈日下插秧的辛勞。
台日青年共同在這片土地下揮灑的汗水,是滋潤大地與友情間的珍貴養分。本次活動也特別感謝義工夥伴們及來自各界的支持與協助,相信情誼的種籽會在彼此心中成長茁壯!

 

註:【108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水田狂想曲—插秧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