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桌遊教學對我來說像是什麼呢?其實從大學選填志願開始到畢業出社會,後來成為桌遊教學講師,這一路走來都是充滿驚喜的冒險故事。
因為是兒少社工背景出身,對於兒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加入教學團隊時,便擔任國小及親子相關社團與課程的講師。透過講師身分,實踐自身所學並深刻體會理論內容,也有機會更深入的接觸桌遊教學,了解一般教學與桌遊教學間的不同。一般教學因有既定的進度與內容,可能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相較之下,無進度壓力且多元變化的桌遊教學,能夠讓孩子輕鬆進入教學環境,並在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不論是否贏得遊戲,都能有收穫的下課。
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兒童社團及親子相關課程,其實也存在著許多的異同。兒童社團的對象是同年齡的群體,溝通上需使用與他們較一致的語言,在遊戲難度的選擇與設定上亦有較一致的標準;然親子課程的對象為家長與孩子,在與兒童溝通的同時,也希望能帶動家長多使用鼓勵的話語,並勇於放手讓孩子嘗試,且瞭解挫折體驗亦有其教育意義,在備課時的遊戲挑選即有相當程度的挑戰,期望能讓孩子開心參與,家長也能樂在其中的遊戲。雖說兩者間有著這些差異,但其實目標都是希望藉由桌遊媒材,讓孩子們體驗課堂以外的學習,並運用到個人生活當中,像是邏輯思考與策略規劃、團隊合作與資源競爭,甚至是人際互動與溝通表達,這些也都是很珍貴的寶藏。
像是之前運用親子桌遊課程,把握與親子的互動時間,挑選了「小小貓頭鷹」此款合作遊戲。在過程中,家長直覺式因為知道答案而想要孩子照自己的意思做出行動,希望能夠以最少失誤獲得成功,但課程目標則期望讓孩子能自主性選擇,並且承擔結果。在遊戲過程中,告訴家長她的想法很棒,如果也能讓孩子自己思考後並作選擇,也是很不錯的學習!在親子當中提醒與協調,最後家長在結束時,告訴孩子他做的選擇會有什麼結果,也肯定孩子在遊戲中的努力,這份感動深植我心。
現在回想起來,所有的冒險故事都始料未及的來到我的生命裡,將我的社工專業與桌遊做了美好的連結,讓我有榮幸能夠為孩子們的教育貢獻一己之力,希望在這樣不同的課程中,孩子能夠快樂的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