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弦/兒童文學作家
我常常跟學生講述這一段「從佳作年年進步到第一名」的過程,為的就是勉勵大家,堅定目標,努力學習,不言放棄,終有成功的一天。
當我得了首獎之後,開始有其他出版社主動找我合作出書。那時我也學會了聽從內心的呼喚,去追尋寫作目標。第一個出現的聲音便來自〈阿公的糕餅店〉。
我將新港人歲時節慶與滿月度晬必備的「紅龜粿」文化,寫成了〈阿公的紅龜店〉少兒散文集。紅龜粿是長壽的象徵,是用來給人們與神明祝壽的幸福禮物,因以我以「為人們製造幸福的人」為主角,講述他們家紅龜店發生的許多趣事。
另外,我記得少年時期,阿公和阿嬤形體逐漸蒼老,爸媽在工作和家務上開始接棒,並慢慢過渡到完全接班。那過程中,爸媽有新想法,公嬤有舊堅持,兩代之間的矛盾互相衝突。最後公嬤日漸衰老,不得不棄守,而爸媽雖然終於能革新求變,卻也磨損,打了折扣。
這些屬於「家族老店」在時代變遷下的心情,我將它們寫成短篇少年小說,收錄在〈神豬減肥記〉和〈紅龜粿與風獅爺〉兩本個人合集中。
我也為糕餅文化寫了童話故事〈快樂點心人──喜歡你〉。糕餅點心都必須經過加熱才能食用,因此我賦予每個點心人一顆「小熱心」,引領孩子們閱讀之後,能學習他們,發揮熱心去幫助別人。
另一方面,從〈阿公的紅龜店〉我得到啟發,開始以散文的方式書寫新港生活。〈大番薯的小綠芽──台灣月曆的故事〉一書,便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我童年時新港生活的精彩片段。
而相較於一年的生活,我又擴大視野,關注到人的「一生」。
我有幸出生在大家庭,看盡一家人分別處在出生、嬰兒、學童、青年、成家、生子、老化、死亡等生命狀態,並經歷所屬階段的生命禮俗。因此我以此為題材,寫成了〈一生有禮──生命禮俗在我家〉的散文集,目前在〈幼獅少年雜誌〉連載中,預計在今年(2018)十一月結束後,便會出版成書。
在這期間,也有出版社邀我把經典文學作品,如:〈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改寫成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讀本,但我都委婉拒絕了。因為寫作是非常辛苦的,我的作品中有一本十萬字的少年小說〈雨男孩˙雪女孩〉(原名「前世今生愛上你」),就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這一年半就是體力、腦力、毅力不斷的付出,需要非常的堅持才完成的。
我想如果我要創作,我必須立志寫出自己的經典作品,而不是去重複別人的經典。我要當的是一位「原創作家」,而不是「改寫作家」。因此週休二日是我的寫作日,每年的寒暑假是我的創作「大月」,捨棄玩樂,孜孜矻矻,就這樣慢慢累積,一本一本的把它們寫出來。
不過這一點堅持有一個小插曲,那是去年出版的〈媽祖林默娘〉這一本長篇少年小說。
由於我家供奉媽祖神像,奉天宮的媽祖也給了我許多靈感,因此當出版社來找我談「台灣民間故事系列」的合作案時,我馬上想到要為媽祖寫一本傳記,來感謝祂的庇佑。這本書並非改寫經典之作,而是蒐集民間傳說加以演繹而成,描寫林默娘一生捨己助人的故事,為的是勉勵孩子們,瞭解並學習媽祖的大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