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環保小學堂

【295期】挑戰無塑 市場買菜去

作者:王薰苹 ◎藝術家

搭配環保署「環保小學堂」計畫,希望藉由走入社區,發現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專題講座【我們的塑化人生】談到抹香鯨死於誤食塑膠袋新聞,引發對於生活塑膠 袋使用量的好奇,進而發現每人每天用上好幾個塑膠袋,非必要且一次性的使用占了大多數,生活中塑膠製品用量非常可觀。隨後發起減塑行動,主題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調查研究【走跳菜市仔─市場觀察】,另一是【再生藝術工坊】並DIY編織環 保手提袋等,最後走上市場,宣導減塑理念,並且落實買菜不拿塑膠袋,動手佈置無塑餐桌料理。不僅將減塑教學與生活結合,充實又有趣。

我在台南其實就已經有在實行減塑,且身旁的朋友各個比我還要求(正所謂物以類聚),我的減塑第一步是自備餐具,由於外食的關係,每次都要拿店家給的免洗筷,有次看到免洗筷的回收是很不衛生的(泡漂白水),自此就逼自己包包內要放餐具組,而且還會多帶一雙筷子,以便給一起吃飯的朋友用,真的忘了帶我就會點一碗湯拿湯匙代替筷子吃飯,久了就不覺得帶餐具是件麻煩的事了。
本次活動的最後一天,我與新港孩子必須挑戰「無塑」市場買菜,帶著上課製作的環保提袋、自備的玻璃盒出發,任務是要無塑買到16人份的午餐與飯後水果。一開始都順利的買到水果跟蔬菜,店家會在我們說要買什麼前,就先拿出塑膠袋,但會立刻被我們拒絕,遇到困難的是後來購買熟食時,發現我們沒有事先規劃要買多少什麼熟食與數量,導致玻璃盒與便當盒不夠盛裝熟食,但我們還是堅持寧可不要買也不要拿塑膠盤,最後的解決方法是將所有不同的熟食,裝在不銹鋼鍋裡。雖然會摻雜食物的味道,但比起這個,無塑才是我們在意的!有趣的是在最後一攤時,賣碗粿老闆看我們太可愛,送我們碗粿,但碗粿體積太大,我們帶的容器都已經裝滿了,老闆只好把碗粿裝在一個袋子裡,讓我們帶回來吃,無塑達成率99.8%,拿到的塑膠用品為一個塑膠袋跟一片保鮮膜。
我不知道這次減塑教學與活動對於新港孩子有怎樣的感受,但對已經開始在實行減塑的我來說是滿強大的強心劑!它讓我更看清自己的無塑貫徹率還需再加油,也希望可以影響更多人,只為了讓地球更好,最後謝謝新港文教基金會跟謝謝新港的大孩子們,一起為無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