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平日恬靜的自然農場在二師兄的黑色小貨車抵達之後,開始喧鬧了起來。
搬下了快速爐、瓦斯桶和大鍋小盆,農場的義工婆媽們也開始手忙腳亂。三五成群,有人揀菜、有人洗菜、有人切菜。每次看到這一幕,總讓我憶起小時候阿嬤家的三合院,只要有一家辦喜事,左右厝邊的婦女們就來互相「鬥腳手」,那是至今仍然懷念不已的濃濃人情味。在農場那間已有歲月的小紅磚屋前面,已消失的歷史畫面又再度呈現,讓我心中溢滿感動。
承接基金會所囑託的這個掌廚「重擔」,是來農場享受種菜田園樂的義工們始料未及的。但在已八十多歲高齡,義工們口中「張媽媽」的號召下,大家情義相挺,從菜單設計、採買人選到洗切分工,辦了幾次活動下來,已漸熟悉流程的操作而漸入佳境。有趣的是,從一開始在農場「辦桌」,我見證了「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的鐵律。從菜的切長切短、切大切小到太鹹太淡,總有各種意見,因為每個婆婆媽媽都是自家廚房的高手,也各有自己的刀功和撇步,七嘴八舌,你來我往。還好經過幾次的磨合,也已慢慢凝聚了共識。每個人雖在自家廚房稱「后」,但是要用大鍋舞大鏟供應二十多人的菜量,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道是「薑是老的辣」,張媽媽一出場,黑香菇、紅蘿蔔、白豆芽加在黃油麵中,色香味美的炒麵就讓大家垂涎不只三尺了。
談到菜單的設計也挺有趣。每次大家總是想盡辦法撙支節用,要幫基金會省點錢。除了出力,還要出菜哪!二師兄的馬鈴薯用來炸薯條是小朋友的最愛;阿霞和素真的菜豆淋上調製的芝麻醬料,讓大家直呼好吃;銘孝兄弟負責提供自家炊賣的蘿蔔糕和濃郁豆漿,秀彥家自養的三隻鴨所生的蛋加上現採的蔥,立刻煎出香噴噴的蔥蛋……。滿桌的健康美味,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溫馨小故事。
非常喜歡看著二師兄在用餐前,帶領著大小朋友合掌謝天謝地的儀式。大地無私,長養萬物,而農場的婆媽們將各種健康的食材調理成各種美味佳餚,以饗來參加活動的佳賓,我覺得那是對天地最大的禮敬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