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親子共讀

【283期】幸福陪伴‧ 甜蜜共讀

作者:劉怡芳 ◎親子共讀學員家長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參與親子共讀班也二年了。剛開始我只是帶著女兒,在每週三下午到基金會聽「葛麗絲阿姨說英文故事」,後來因故暫時退出。直到女兒2歲時,我再帶她回到閱讀館,陪著她閱讀,進而參加另外在每週六上午舉行的「神奇故事屋」活動。在一次的活動中,得知基金會每週四晚上另外還有一個針對年齡較小的孩子所舉辦的親子共讀班。我當時覺得很棒、很開心,一直希望女兒能夠從小享受閱讀樂趣,進而培養閱讀習慣,也希望藉此讓她可以慢慢適應團體生活,就這樣我們倆加入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
參與初期,我那原本活潑的女兒,竟然表現得非常害羞,面對老師的詢問總是靜靜地望著老師,不好意思回答。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她慢慢地願意回答老師的提問,對於自己的想法也能勇於表達。每次我問女兒:「今天是星期四,晚上我們要去哪裡呢?」她都會很開心地說:「耶!要去基金會聽故事。」還記得有一次我跟她說:「親子共讀暫停一次,不用去哦!」她反問我:「為什麼? 可是我想去吶…」可見她是多麼的喜歡這個班,多麼期待每次活動時間的到來呀!
親子共讀是跟孩子溝通的一個好媒介。有時教導上遇到問題時,透過讀過的繪本故事與女兒做一些討論,她的接受度和理解力都比直接說教來得好。例如,某個階段女兒喜歡唱反調,我就曾經帶著女兒閱讀一本名字叫做《奇奇愛耍酷》的繪本。故事主角「奇奇」是個你要他往東,他就故意往西的小孩。因為他覺得唱反調是很酷的事,所以有朋友約他一起玩、或是奶奶烤了他愛吃的蛋糕,他都故意拒絕了。最後他發現他的內心並不是真的不想和朋友玩,或是不喜歡吃奶奶做的蛋糕,他發現這樣的自己一點也不酷。隨後我會針對故事內容、情境請她說說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譬如說:妳覺得奇奇的作法好嗎?如果妳是奇奇,妳會怎麼做?為什麼呢?若妳是奇奇的朋友和奶奶,被拒絕後心裡又感覺如何呢?運用提問的方式,從旁引導做為溝通的模式,個人覺得還不錯。
活動後也會順道借些繪本回家與女兒共同閱讀,讓我與女兒的情感增進了不少,這也是最大的收穫。空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成長,這唱唱跳跳的課 應該是送給女兒最有意義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