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處於身心發展變動期、人格重建期,想脫離父母獨立又不可得的他們極需要自我認同、找尋自我的定位,也需要一個可以展現自我的舞台,贏得大家的激賞、目光及認同,但也因為這樣的發展變動期,讓青少年的情緒比較不穩定,在面對父母師長期待的同時,也要面對外在環境的挑戰、考驗。在這充滿徬徨及不安的階段,青少年仍是對生命展現熱情及希望的代表。身為陪伴青少年的大人們,若是能適時給予他們為自己的生命開啟一扇門的機會,相信孩子的發展及對未來的規畫會有所不同。
去年九月,「相信工程」在新港國中成立「I Can !」社團,進行了一個學期的互動課程。這學期開始,為了增加課程的豐富,我們依照孩子們的意願,將社團分為三組,第一組是營隊活動組,進行螢火蟲志工隊的培訓課程,教導孩子認識營隊組織、活動內容規畫及執行,藉此培養出團隊精神及領導能力;第二組是團體輔導組,以適合國中青少年主題式的團輔課程進行,讓孩子們有一個抒發情緒及表達心裡想法的園地;第三組是桌遊組,每一次課程都使用不同的桌遊遊戲進行,至今為止,孩子們已經玩過Dobble哆寶、矮人礦坑、糟了個糕、拉密等四種遊戲,桌遊遊戲不僅有趣、好玩,也能提升孩子的反應能力、專注力及思考能力。為了給予這群青少年適性的課程,我們經過多次的課程討論才定案,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也上了五次課程,我們發覺只要願意給予青少年一些機會,其實孩子們的表現會超乎我們的期待。
營隊活動組是由加入相信工程螢火蟲志工隊的孩子們組成,我們期待經由一個學期的培訓課程之後,這群青少年能夠憑團隊之力規畫三天的營隊課程,並且把這個課程帶到新港鄉的中洋村及西庄村,服務相信工程的國小學弟妹,學習手心向下、大手牽小手,服務偏鄉、回饋社會的實踐精神。
關於社團課,我有話要說
陳○璇
這學期的社團小組我選擇了營隊活動組、參加螢火蟲志工隊的訓練,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課程,比如認識營隊、怎麼規畫吸引人的活動內容、怎麼把活動帶好、怎麼當好一個小隊輔……等,當小志工可以為別人服務,感覺很開心,也能認識很多朋友,在「I Can !」社團裡我學到能和人相處得很和樂。
林○君
第一次到社團上課,我感到很害怕,因為沒有一個人是我認識的,不過漸漸的,我發現這裡的老師都很幽默,透過遊戲的方式讓我們認識新同學,我也開始不再那麼緊張,也認識到許多新朋友。團輔課老師透過活動讓我們圍成一個圈,手拉著手同時站起來,我從活動中了解只有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解決團隊的困難。
陳○婷
第一次玩桌遊時,每個人都會拿到一張卡,並且要拿手上的卡找別人比賽,看誰可以最快找出卡片中惟一不同的圖案,速度快的人即可拿走對方的卡片,最後手上拿最多卡片者即為優勝者。老師告訴我們,遊戲中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是否有學習到東西。這個遊戲除了讓我學到眼明手快以外,同時也需要搭配專注力及技巧,如此找東西的速度才能變快,這個遊戲真的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