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構思本期會訊時,恰逢今年最強烈寒流來襲,陣陣寒意,冷颼颼的。這情景,宛如台灣近年來經濟的表現。出口不斷往下掉、紅色供應鏈來襲,大陸限制觀光客來台,GDP負成長。今年是非常難過的一年,基金會的募款好不到那裡,台灣的整體大環境,真是冷啊!
還好,去年(2014)十二月初開完刀後的身體,恢復良好。拜最進步的外科技術之賜,幾幾乎完全正常了,體力及精神甚至更勝以往。可比以前作更多的事情,比如說,年初基金會承辦「古川祭─日本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特展」,在古川好友大力協助下,我們共同在台中文創園區創下了開園以來的最佳紀錄。因為展出如此成功,今年七月初我帶領新港年輕朋友親訪古川致謝,十月古川燦俱樂部好友訪問新港,我們也繼續合作,申請到文化部的經費支持,沿續二十年來交往的情誼,我們將在日本古川三大祭典與台灣傳統廟會跨業跨域跨國合作。為台灣日趨庸俗、功利、速成的祭典文化中,注入活水,也為新港年輕人尋找出路。
明年(2016)元月16日,台灣將選出新總統,而新總統是代表台灣未來發展新的方向;今年(2015)整整一年,台灣社會不斷地後悔、檢討、辯論甚至互相指責。台灣為何走到這步境地?什麼是台灣二度政黨輪替後該走的路、什麼樣的總統?什麼樣的政府可以解決台灣面臨的問題?特別中國、印度、印尼、非洲、巴西等國的崛起;中國一帶一路、野心勃勃,且走路有風地闖入國際社會,直接挑起南海領土主權議題。台灣在地緣政治及國際現實利益整體考量下,何去何從?另外,巴黎氣候決議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影響、對外各項貿易協議談判的進度及策略,台灣朝野好像不太關心,也未曾有共識。至於國內經濟低迷,分配不均、薪資倒退、人才培育教用不符、十二年國教亂象、失業率居高不下、高齡少子化的因應、國土如何規劃、轉型及世代不正義……,太多國內外問題一直紛擾不停。然而,台灣總統選舉似乎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泥巴戰、抹黑、抹紅、或喊爽的!
台灣選舉之所以會演變成為如此,一項很重要原因是台灣民主發展,只剩下選舉輸贏的空殼。而之所以如此,其實是選民造成,台灣的選民分成兩類型:一種對政治絕望,不理不睬,誰上都一樣;另一種關心政治,然而,卻分裂成藍綠、或統獨、或派系,平常針鋒相對,為反對而反對,無法就事論事;選時結幫拉派,政策買票,討好選民,口號口水一大堆;或提些根本不合時宜,作不到的政見;重要的是投完票,激情過後,不管什麼政見,追什麼承諾,反正只要顏色對要怎麼作都可以!
二十年前,李登輝總統在準備 1996年台灣首度總統直選時,提出「建設大台灣,從小社區作起」,一時之間。「社區共同體」、「社區主義」如同社會運動般滲透到公私部門。身為1987年起已經在新港努力的社區工作者,除了由下而上、參與討論、凝聚共識以解決社區問題外,希望可以進一步培養具公民素養的社區主人,作為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社會的基礎。2000年,在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後,我帶著全國社造伙伴們的期許,進入新政府,擔任政務委員。在九二一重建區及行政院,分別成立「社區巡迴小組」與「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協調委員會」。從「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兩個方向,落實社區總體營造。可惜的是,慢工出細活的社造工作不是阿扁政府的政策思維,我工作了二年多就離開扁政府再回鄉開業;至於社造人才培育,行政社造化,社造條例…等社區根本工作,在扁政府總共換了六位行政院長之下,新院長有新想法,社造政策無法沿續;以及馬政府用農村再生及文化創意取代社區營造的政策推動下,失去了蹤影。二十年前(1996)期望藉由社區工作來培育公民社會的素養,也落了空。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期望作社區主人,由自己開始來改變社會的民主理念,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而春風又生,「太陽花學運」及「柯P旋風」是兩個典型例子。這波「社群網路」激起的台灣新民主運動,加上青年的崛起,正是本次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最有看頭的地方。
但是,時不我予。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大量燃燒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上人口急速增加,造成地球溫度上升,短短幾年內地球已經極端氣候變化,災難頻傳。人類僅有短短二十五年可以改變,若繼續保持現狀,二十五年以後地球溫度將不可逆上升,一百七十五年以後就不適合人類生存。對於這些,台灣人民好像還是無感,更不用說大陸已經進步到和美、日、歐、蘇等世界強國平起平坐。我們經濟成長卻連菲律賓都不如,還在統獨爭執、藍綠對抗!還在吵軍宅、吵土地!所以,我建議:能否從社區建立共識?能否團結不同意見的人一起工作,聽到各種不同聲音作成決議?能否建立台灣主體性?大概是明年(2016)一月十六日,台灣人民選總統時最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