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耕耘新港

【272期】為新港文教基金會圖書巡迴車募款

作者:陳錦煌 ◎本會董事長

1996年,感謝林懷民老師家族捐贈,基金會圖書巡迴車─維泰號,開始巡迴服務鄉內四所偏遠國小以及村落,近20年來,在眾多義工(如吳麗容、林柏蒼、吳錦松、林良夫、曾建豪等老師及劉文賢、陳文選……等)的協助下,我們總共流通了近二十三萬本書籍,對從小培養新港孩童良好的閱讀習慣,盡了一份心力;快20年了,維泰號已經老舊,毛病百出,維修不易,是到了淘汰換新的時候,最近,經和林老師家族商量,他們希望把這個機會讓出來,給更多社會大眾參與。這是我寫這篇文章,尋找鄉親,協助圖書推廣、贊助巡迴車,送書也送愛心到偏遠村落的原因。
在新港這種偏遠鄉下推廣閱讀,一直是基金會二十幾年來最核心的工作,原因無他,課外自由閱讀是開啟孩子智慧,培養興趣與發展個性,鼓勵創意,訓練知識整理及融會貫通,與學習解決問題能力的良方。1989年,基金會在街面奉天宮廟口租用會館,除了行政後勤,開會討論及交流聯誼等功能外,我們也發現,新港缺少像樣的書局,學校沒有圖書館,沒有電影院,廟會活動除了電子琴花車外,日益單調無趣,倒是電動玩具店不少,連會館對面媽祖大樓也有一家,我在想,如果孩子打完電動,可以逛到基金會會館看看書,對不讓孩子變壞應該有所助益,那是基金會開始成立圖書室推廣閱讀的原因。
另外,更發現,新港街面外的十九村,其實比街面四村更需要圖書,因為孩子放學後,大多數父母仍忙於農作,家中空盪盪,很容易發生同儕相約,在年齡大一點孩子的帶領下,冒險嘗試抽煙喝酒,吸食強力膠、K他命、安非他命等等不良習慣;當時電子琴花車脫衣舞秀,在鄉下是百無禁忌,而且基金會下鄉辦理全鄉歌唱比賽時,往往可以吸引眾多青少年參與,在在顯示地方文化資源的匱乏,及孩子需要文化刺激的迫切,加上新港鄉內沒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到街面基金會圖書館借書不便,這是基金會決定送書到偏遠村落的由來。
因為有圖書巡迴車,基金會的文化教育工作才可以主動出擊,我們通常選擇人潮聚集的廟口,也定期到偏遠的安和、月眉、復興及古民等四所國小巡迴,看到孩子們熱烈迎接圖書車的來到,下課後幾乎人手一冊,聚集車旁閱讀,這景象,深深打動協助巡迴的義工;我們也和國小老師合作班級借閱、鼓勵閱讀心得寫作……,這些都是基金會企圖在小小新港彌補所謂「街面內外」差距的重要工作。
然而,近年來,新港人口組成發生根本改變,老化少子化,城鄉差距甚至街面內外差距益形嚴重,雖然偏校自有圖書設備日益豐富,且有其他社會公益團體提供圖書巡迴服務,但是,在電視、滑手機、手遊電玩及各式網絡的夾擊下,孩子閱讀習慣徹底改變了,孩子很難靜下心好好讀完一本書,另外孩子的學習也出現兩極化,關心教育的父母怕輸在起跑點,從小一開始,孩子一直外包給安親班、補習班或才藝班,孩子可以自由閱讀的時間愈來愈少;父母無暇關心的孩子則任其遊蕩,基金會圖書巡迴服務遭到前所未有挑戰。因此,最近幾個月,針對圖書巡迴車,各組義工及董事們密集開會討論,大致結論還是以圖書巡迴為主體,擴大服務對象,包括村內老人;而且擴大服務方式,將巡迴車擴大整合成「行動基金會」,當中洋月眉分校的相信工程上課時,巡迴車可當行動圖書館;當西庄村阿嬤「我的新娘裳」成果發表時,巡迴車可作為臨時舞台的背景及活動訊息的宣傳車……,用巡迴車來和偏遠村落弱勢鄉親交陪作朋友,提供阿公阿嬤活動舞台,同時滿足孩子好奇心,可以快樂學習成長。
經過討論規劃及初步詢價,巡迴車規劃採用中華新達3.49噸歐翼式車體,2800CC排氣量,內部改裝書架,彩繪車體,增加影音與螢幕設備,車上裝LED跑馬燈及電腦Wifi相關設備等,估計總價包括設計費約180萬,「行動基金會」所需要的設備大致都包括在內。
最近台灣接二連三出現極端反社會的隨機殺人案件,弄得人心惶惶,到底我們社會出現了什麼問題?城鄉差距?貧富懸殊?不公不義?失敗的教育?太多破碎的家庭?太冷漠的社區?太虛有其表太缺乏愛與關懷的社會?才將這些社會邊緣人逼到絕路,在這個時候,回想基金會設立圖書室是作為孩子打電動玩具外的另一選擇,然而,新港城鄉差距日趨嚴重,僅僅新港國中,就有四、五百位需要關懷的家庭的小孩。我誠摯盼望大家支持這部充滿愛與關懷的圖書巡迴車,從偏遠村落作起,大家一起來,從小協助孩子快樂學習成長,才能減少社會的暴戾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