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1973年春,林懷民以「雲門」作為舞團名稱,創立了台灣及華人社會第一個現代舞團。40年來,雲門的舞台上呈現一百六十多齣舞作,並且一再搬演,成為台灣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雲門早期的作品帶有濃厚故事色彩,應用色彩創造舞台美的效果,如:薪傳、白蛇傳、紅樓夢,至今紅樓夢中12金釵所使用過的華麗袍子,成了鎮團之寶,此時雲門的作品充滿東方文化的色彩。
前期,融合瑪莎.葛蘭姆老師的舞蹈技巧,利用舞者身體的收縮與伸展來作為表達情緒的方式,邱怡文說,在雲門將近20年,每一個角色的動作都是磨出來的,她演白蛇傳中青蛇的角色時,無時無刻都在揣摩劇中角色的情緒,林老師常常丟一個引子出來,就要舞者設計出老師要的感覺,考驗是相當大的,就如瑪莎老師所言:「舞者之所以能跳,是因為有極大的熱情,而不是炫目的技巧」,確實,沒有相當的熱情很難撐下去。
1994年之後,林老師希望把故事與角色拿掉,這又經過一番的粹練,此後陸續引進京劇的身段及太極導引、武術的練習,尤其靜坐的訓練、氣息的調和,每一項練習都非常嚴格,是跟自己內心的交戰,但根紮得越深,樹冠越穩固,經過這一長串的磨練,舞者又是一翻蛻變,渾然天成之後,拿掉故事完全無障礙,流浪者之歌、九歌,都是代表作。
後期創作,2001年草系列接著出現,行草、行草貳、狂草,沒有顏色,沒有故事,與書法結合,每一場演出結束之後,都有一幅令人驚豔的書法作品出現。
歡慶雲門40年,全新的舞作「如果沒有你」,青春版的雲門出現了,2011年,只聽古典樂的林懷民老師說,其實他很想用流行歌來編舞,18首歌,橫跨一個甲子,5個世代,從白光、鳳飛飛、伍佰、順子,唱到盧廣仲,昨日的流行會成為明日的經典,對好聽的歌來說受用,對雲門也是。雲門40年紮根再出發,「如果沒有你」的參與,總會留下些許遺憾。
我覺得,年輕時林老師有很多機會,但他選擇為台灣藝術文化而努力,走來艱辛,但卻獲得普世子民發自內心的尊重,也為資本主義社會除了逐利以外,建立一個珍貴的價值觀,為了這個價值觀能長存,我們應該走進劇場去支持雲門及其他的藝文團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