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閱讀館

【240期】從生活碗底、杯底、腳底出發─為台灣依舊美好的事物「掌生穀粒」

作者:徐家瑋 ◎本會青年義工

『掌生穀粒』是一個販賣「台灣生活風格」的品牌,程昀儀一開始說著初衷,「為台灣依舊美好的事物掌聲鼓勵,將台灣農作物的價值推到國際讓世界看見!我們一直彎腰在做!」今年以茶、米、蜜三款類別的土地作品,分別以不同的設計概念、文化風格及創意形式,表達了台灣「風土條件不可替代」的稀有價值,一口氣囊括三座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站上國際設計舞台。他們成功用台灣土地的溫柔風景跟世界說故事。
2006年起,「掌生穀粒」糧商號從日常生活的碗底出發,探訪台灣各地用心耕作的稻農,以文字書、影像作紀錄。在這趟米的旅行裡,在花東的田野裡找回農業時代吃到新米時的純然感動,同時,也在台灣的飲食文化底蘊裡發掘到台灣農業的生機與商機,藉著精緻的手感包裝與誠懇的農家記錄,掌生穀粒逐步建立起小小的農業品牌。
程昀儀以四部曲,說出台灣這塊寶島的美麗新世界。第一部:天與地,我們擁有這麼豐富的農產品,一切都從土裡來的力量,演講中,讓我看見這些作品的生命故事,有海岸山脈下的田、縱谷春雨中的田、季節留鳥拜訪的田、收割中的田,以及向日葵花園是休耕的田,一年四季的變化搭配自然景色。原來,這片土地依然這麼美麗,只是我們少了用心去探索生活。第二部:人與愛,我們都在享受品嚐美食的成果,卻忘了真正去體會了解在這塊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勞動工作者,他們從甦醒的晨光開始,在夕陽陪伴下結束忙碌的一日,又等待明日的晨光反覆的用勞動、用愛細心栽培著屬於自己的孩子。第三部:有機國小的伴隨,參與了一所「樂合國小」的有機栽作學習課程,伴隨他們,記錄他們,書寫他們,一個童年的完成前,為自己,在土地上種下一份永遠的禮物。程昀儀說:他們的在地學習,我們的外地旅行。第四部:山水有情,台灣是座生機豐富的諾亞方舟,掌生穀粒找茶、作茶、喝茶,向台灣高山流水致敬,也用各款不同的茶紀錄台灣各地風土滋味。
聽到程昀儀的分享,讓我們重新找尋屬於地方的生活風格,為地方注入新的品牌價值,也為地方的事物給予掌聲鼓勵。